“什么叫‘一步千万年’啊?”8岁的小姑娘刘泠枫一踏进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大门,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神秘而原始的世界。她的眼睛瞬间睁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好奇和探求。
刘泠枫是南京市银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是来参加南京地税创办的税收博物馆与南京电视台的“税收去哪儿了”暑期探索夏令营活动的。与她一道的,还有来自南京市各个小学校的80名学生。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这次活动的第一站。孩子们跟着南京少儿频道主持人琦琦姐姐和南京税收博物馆的小凡姐姐,带着心中的小疑问,看化石听故事,津津有味地探究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过程。他们绕过大型恐龙骨架,一路搜寻晚白垩世时期的恐龙蛋化石。在穿越恐龙时代之后,还纷纷动手触摸两边的三叶虫、角石和树叶化石仿真模型,实景感受浓缩了距今2亿年到近7亿年间南京地层概貌。上千万年的历史在身边、眼前呼啸而过,他们惊叹脚下这片土地海陆变迁的沧桑沉浮,享受着奇幻的时空之旅。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馆长冯伟民博士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专业机构。这里有许多像冯伯伯一样的科学家,他们的科学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省部级自然科学特等奖。”南京税收博物馆的小凡姐姐总结道:“那么,大家猜猜,他们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经费是从哪里来的?”
“对了,来自于税收!国家税收去哪儿啦?其中之一就是用于教育科技。税收用于冯伯伯他们的科学研究,还有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有了税收,才有我们的奇幻之旅!”
随后,孩子们还去了南京电视台演播厅,少儿频道的琦琦姐姐、石头哥哥和糖果姐姐带着小朋友了解电视台的记者和编辑是如何制作一期期的电视节目的,介绍税收是如何支持发展文化传播事业的。
下午,孩子们来到南京可口可乐博物馆探索生产流水线里的税收,观看可口可乐的生产流程,品尝不同类型的可乐饮料,感受到每一条生产流水线上的可口可乐里都凝结着工人叔叔体力、工程师叔叔脑力创造的成果。可口可乐销出工厂,就成了商品,有了价格,同时就产生了税款。税收的真正来源是劳动,是广大劳动者创造财富的同时,创造了税收。
科举博物馆是孩子们现学活用的重要一站,他们在这里学习古代文人奋发读书的精神和圣人贤达的言行思想。步入馆外的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小凡姐姐告诉他们,国家税收不仅用于城市建设,还加大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履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命等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了社会实践的初步体验之后,孩子们随着小凡姐姐回到南京税收博物馆,聆听南京六朝古都的税收历史故事,观赏历史税收文物,了解税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们在轻松体验的过程中触摸历史,感受文明,启蒙税收文化。
(作者单位:南京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