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国税系统上下按照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国税机关职能优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不少感人故事,为河北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1 改变落后面貌:
“驻村工作队,好事做了一箩筐”
“在俺们村帮扶的工作队真是好样的,好事做了一箩筐。新修的水泥路、新安的太阳能路灯,还有漂亮宽敞的小广场……这些都沾了工作队的光。”对县国税局驻村工作队为村里办的事,海兴县香坊乡刘庄子村村民赵进如数家珍。
刘庄子村位于海兴县东部,全村共有336户1270人,耕地面积1000亩。海兴县国税局驻村工作队自2014年驻村以来,实行包户对接扶贫,定期开展访民情、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贫困家庭,送去油、米等物品,帮助解决生活困难20多个。工作队聚焦村民需求,协调资金10万元,支持农田基本建设。修建村内道路1300米、路边沟28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方便了村民出行。新建村民活动中心880平方米、文体广场2460平方米,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改善供水管线,引入黄河水,实现全村覆盖,保障村民饮用水。新建96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将全村村民纳入政府救助综合保险,减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情况发生。为村民提供特色种养殖等书籍100多册,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本领和创业能力。
在平山县冀家沟村,原来仅有一口20米深的井,每天只能给村民放两次水,每次放水一小时。逢干旱时,村民都要到外村拉水。平山县国税局扶贫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经过近两个月奔波联系,为村民打出了一眼150米深的大井,保证村民可以随时喝到干净的水。“国税干部实打实地给村民办事,大家都说这井水呀,甜到人心里啦。”村支部书记张全海说。
2 带领村民致富:
“让村民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赞皇县东白草坪村是个移民村,建村时间短,人均耕地不到半亩,面临无产业带动、无基础支撑、无技术引领、无资金发展、无劳力劳动的“五无”难题。赞皇县国税局扶贫工作队实施产业扶贫,引导农户因地制宜搞种植、养殖;组织农村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输出,联系石家庄卓达集团为村里提供了物业、保洁、建筑和司机等岗位,并为贫困户优先提供工作机会,吸引了100多位村民前来应聘。
张北县国税局帮扶的二泉井乡前四顶村,地处偏僻,草场1526亩,耕地面积3432亩,其中退耕还林1342亩,土地贫瘠,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养业。全村共有510人,其中在村贫困户44户72人。
扶贫工作队利用税务机关的优势,培养两名致富带头人,办起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种养业。联系唐山开滦集团有限公司对口帮扶,先后投资50万元,修建大棚30个,占地50亩;打机井8眼,可灌溉土地1000亩;硬化道路800米。随着精准扶贫计划按时落地,2016年37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并通过了省级验收。总投资200万元的300KW光伏发电项目已经正式立项,建成后每年将为全村带来15万元的稳定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促成光伏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引导村民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改造全村电网,尽快让村民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该村第一书记牛泉对帮扶工作信心满满。
前不久,灵寿县国税局扶贫工作队了解到,营旺养殖有限公司存栏300余头猪崽急待出售,猪场已达饱和状态。经多方协调,工作队帮助公司从银行获得5万元免息贷款,用于扩建猪舍。同时,将猪崽的喂养、成长过程拍成图片,通过互联网、报纸、广播等渠道广泛宣传,打开销路;发起“主人去哪了——小猪认养”活动,帮助公司解决销售问题,目前已有200余头猪崽被认养。
工作队还根据公司特色,帮助成立了绿色农家院,主营野猪肉、黑猪肉,辅以当地的柴鸡蛋、野山菌、野蕨菜、锅贴饼子、杏茶等山区特色饭菜,不仅使公司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还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3 乡亲就是亲人:
“能帮的就帮一把”
“金安村,贫户多,缺衣少粮没有窝。自从来了公家人,不愁生来不愁活”。村民交口称赞的“公家人”,是邯郸市国税局驻广平县金安村扶贫工作队的3位同志。
工作队了解到村里有3个特困户,都身患残疾、行走不便,生活难以自理。他们就与3个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从自己的生活费里省出一部分,每天为特困户送爱心早餐,风雨无阻。工作队把贫困户的冷暖当成头等大事,为金安村争取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00万元,并带来了国税局的5万元资金。在他们的努力下,7月中旬,120只孔雀也如期“飞”来金安村,为广平县珍禽养殖致富开了先河。
“农村的老百姓生活苦得很,谁看了心里也不好受,能帮的就帮一把!”胡岩铭是张家口市桥西区国税局局长。2013年4月的一天,在与菜市村群众闲聊时,他偶然得知学生任建军身患骨癌、家境贫寒、就医难以持续的情况,立即登门捐出500元表达自己的心意。随后,他动员全局干部职工,并联合温州商会为其筹集了22000余元善款。5年来,他多次深入基层,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以实际行动为帮扶村的发展作出贡献。从2012年至今,桥西区国税局共筹集资金350余万元,帮助东湾子、菜市、红旗营3个村筑建公路5400米、铺设输水管道3002米、构筑围墙200米、新建广场3500平方米,修缮了村委会办公用房,建立了标准村级卫生室和农家书屋,并帮助村里健全组织、落实制度、提高领导农民致富的能力。被帮扶村的群众生产、生活方便了,科学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策划:李长江 陈军
供稿:刘召新 周建华 付家杰 孔静 王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