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国税局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落实“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依托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探索便民办税新举措。近日,该局借助微信公众号,研发应用的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以其风险自检精准度高、应对建议针对性强,受到广大纳税人欢迎。纳税人只需指尖轻点,足不出户就能在家做“体检”。“微”举措践行“放管服”,撬动大服务,实现了纳税服务的创新发展。
从一知半解到胸有成竹
今年7月18日上午9点30分,陈巴尔虎旗东信商贸公司的田会计坐在办公室,她通过手机打开微信,找到陈巴尔虎旗国税局微信公众号,进入税收风险自检系统界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点击了“开始自检”。9点45分,完成自检题目后,系统自动弹出《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报告》。田会计吓了一跳,原来报告提示她,她公司的涉税业务处理已经涉及了3项中等风险以上涉税事项。随后,她又赶紧查看了《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报告》中列明的税收政策依据,马上明白了自己在账务处理上的确存在问题。
当天下午,田会计匆匆来到陈巴尔虎旗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告诉前台受理人员她要补缴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受理人员小张问她:“是风险部门还是稽查部门让您补缴的税款啊?”田会计微笑着回答:“这次可是我自己检查出来的问题,不过是利用你们刚上线的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发现的。如果能早一点使用这个系统,我们这次就不用补缴滞纳金了。”
田会计口中所说的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是陈巴尔虎旗国税局新近推出的一项针对中小企业纳税人涉税风险和服务需求的创新举措。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注重经济利益等特点,与大企业相比,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税收风险。该局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电话了解等途径,广泛征求纳税人意见。多数纳税人反映,由于对税收政策一知半解,很多时候不能准确、清楚地了解和防范税收风险,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风险隐患,希望税务机关能够从税收风险提醒的角度完善纳税服务措施。该局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探索研发了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
纳税人只需关注陈巴尔虎旗国税局微信公众号,即可进入税收风险自检系统,根据实际涉税业务处理情况勾选题目中相应选项即可,操作简便。完成自检题目后,系统自动生成《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报告》反馈至纳税人,提出税收风险所在和纠正风险的意见,这就相当于“保健医生”,通过“风险号脉”诊断纳税人“病兆”,避免企业因未遵守税法而遭受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以前由于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总是引发涉税风险。现在好了,有了税收风险自检系统,在家就能给企业做‘体检’。”同样受益于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的陈巴尔虎旗蒙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吴会计高兴地说。
从疲于应对到有的放矢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税制改革的推进,税源数量增长迅猛,导致税源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原有的一对一“保姆式”管理模式弊端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营改增后,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着人均管户数量大的局面。同时,基层税源部门为日常事务性工作所累,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施有效的税源管理。“纵使有三头六臂也管不了、管不好。”陈巴尔虎旗国税局税源管理股副股长吴恩涛说。
为突破瓶颈,该局全面落实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工作要求,建立以优化服务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数据管理为核心、以分类分级风险应对为重点、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实现纳税人遵从度、税务机关工作质效的双向提升。该局组建风险应对团队,针对特定的风险应对事项,开展团队化作业。2016年,该局风险分析应对准确率达98%,风险核查税款3029万元,为上年的3.7倍,风险管理质效位居该地区前列。
今年,该局针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特别是中小企业,研发应用的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以近几年税收风险多发案例和涉及的风险点为基础,实行纳税人分类、分行业,税收风险分级的自检管理模式。系统一级选项为纳税人类别,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二级选项为行业类别,设置了工业、商业、运输业等8个分类标准;分级生成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4个不同的风险等级。根据纳税人自检题目选项,自动调取后台数据库中对应的风险提示信息、税收政策辅导、风险应对建议等内容。该系统在突出面向纳税人端提供税收风险提示提醒的同时,在税务端能对自检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自动生成《纳税人高、中、低税收风险统计表》《纳税人税收风险指向分析表》等报告,增强税收风险应对的指向性,使风险应对团队可以将有限的征管力量集中到风险等级较高的事项中,提升了征管效率。
“中小企业通常占纳税人总数的80%~90%,但对税收的贡献率很少能达到10%。以陈巴尔虎旗国税局为例,辖区中小企业943户,占辖区企业总户数的98.72%,税收贡献率却仅为5.8%。从效率的角度考虑,需要针对中小企业制定简化的风险应对策略,引导纳税人自主查找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节约稀缺的管理资源。”该局副局长刘冠哲介绍。
如今,税收管理员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正在被现代化的“非接触式”服务所取代。陈巴尔虎旗国税局通过税收风险自检系统提供远程服务,帮助纳税人便捷直观地获取风险预警信息、相关政策辅导以及风险应对建议,以此构建完善税收政策确定性解答机制,也避免了权力寻租和随意执法。
从隐藏问题到税企互信
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采取无记名方式完成全流程操作,不需要填入识别代码和纳税人单一信息,不需要注册,不进行身份识别,不单独生成和发送报告,保护了纳税人隐私,信息保密让纳税人有了一个宽松的自检环境,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涉税风险。
杨女士是陈巴尔虎旗一家运输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以前税务机关下户检查,我们总觉得是来查税、罚款,找问题的,对此我们还提过意见,能不能变检查为提醒。可真跟税务机关面对面咨询相关业务处理和政策依据时,我们又担心说深了、问多了。”说起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杨女士感受颇深:“税收风险自检系统采取不记名方式,打消了我们因担心被税务机关追究而在咨询时不敢如实相告的顾虑,我们可以按照真实的业务处理方式发现风险所在,获得政策辅导。”今年7月,杨女士的运输公司经过风险自检,发现涉税风险点2个,在风险应对建议的指导下,杨女士及时补缴了税款8560元,避免了更大的财务损失。
“在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都不希望自己在税收管理方面的隐私被税务机关知道,甚至会有意隐瞒,有时也会跟税务机关‘打太极’。”陈巴尔虎旗国税局风险应对团队负责人陈宏介绍,“但是,经过税收风险自检后,当自身财务处理上的问题摆在桌面上,企业的观念慢慢变了:隐藏问题只会让问题更严重,税企互信共治才是正道。而互信共治,需要税企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只通过税务机关单方面努力,很难有效实现税务风险防范水平的提升,税务机关唱独角戏式的单向管理模式亟待改变。”陈巴尔虎旗国税局局长金龙说,“税企互信互动是将税收风险防范工作引向深入的关键,毕竟大多数企业还是不希望因为税收违法问题遭受损失,直至影响企业的社会诚信。税收风险自检系统正是给了企业一个防范违法行为的预警,把单方面税务机关应对风险变为税企共同防范和应对,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税法遵从度,减轻税务机关风险管理的压力,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这也是我们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应有之义。”
纳税人税收风险自检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纳税人认可和接受。该系统的研发应用是陈巴尔虎旗国税局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国家税务总局“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积极探索,是进一步推进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的有益实践。下一步,该局将与地税机关联合打造覆盖所有税种的税收风险自检平台,收集更多更全面的风险数据,进一步细化行业、划分税种、区分难度,形成分类体检的模式,让税收风险预警提醒适应面更广。同时,探索增设预警推送服务、分类税法宣传等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纳税人“及时掌握税收政策、了解涉税风险、获取预警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