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纺织业受益减税降费

“我们和减税‘红包’撞了个满怀”

2019年06月10日 版次:07        作者:本报记者 叶生成 通讯员 林文 许静婷

宽敞整洁的车间里,只有几个工人在巡视和简单操作,一台台高速运转的自动化机器代替了原先成排的纺织女工来回奔波。“将减下来的税款投入到升级生产设备中去,我想这正是国家‘放水养鱼’的初衷吧。”近日,记者采访福建省长乐市的几家纺织企业时,恒申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建龙这样对记者说。

纺织业是长乐市的传统优势产业。2018年,长乐市纺织业产值达到1865.8亿元。近年来,随着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推开,传统纺织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旧动能转换按下加速键

“得益于设备更新,公司生产1千克高强丝的成本仅19.4元,比市面成本低得多,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陈建龙介绍说,2019年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后,预计集团可以享受税费优惠近1.5亿元。这为前期购置先进设备降低了风险,企业可以大刀阔斧地在产能升级上做文章了。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路,陈建龙告诉记者:“我从办蚊帐厂起家,国家政策引领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购置设备投资额税额抵免、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红利接连释放,坚定了我做实业的信心。”

同样受益的还有福建景丰科技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第一季度,该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291.9万元。谈及减免税款的用途,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用于投资一个8.8亿元的聚合项目,以及一个20万吨全流程智能一体化的锦纶长丝项目。这两个项目将于今年内投产,预计产值可增加15%,并新增就业岗位百余个。”

中小纺织企业发展底气足

减税降费也提高了中小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长乐凯利纺织有限公司会计陈浩说:“按照原来的政策,今年3月公司要缴纳增值税2.8万元,附加税费3393元。现在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免征增值税,公司的应纳税额降为零。在这个征期里,我们和减税‘红包’撞了个满怀,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今年,公司投入30余万元定制ERP管理系统以及全自动机器人流水线。第一季度预计应纳税所得额达250万元,按照新政策,可节省企业所得税40余万元。”长乐利德纺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春广告诉记者,减下来的税款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让企业更有动力进一步升级生产线。“对于薄本经营的企业来说,是实打实的‘红包’!”他说。

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

招工难、留工难、用人成本高是制造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减税降费则让企业提高职工待遇、留住员工更有底气。

“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少缴税款273.1万元,预计全年将减税1100万元。一方面,减税降费释放的红利盘活了企业研发资金,新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将减少用工50%,降低能耗30%,生产锦纶长丝可节省800元/吨的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将节省下的资金用在招技工、保老工、提高员工工资上,企业将步入调整结构、发展生产的良性循环。”长乐市锦源纺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林新光说。

该公司一线操作工小余欣喜地表示:“现在我的工作幸福感十足,先进的设备减少了烦琐枯燥的工作,而且薪酬待遇也有明显提升。以前我每月缴纳个税255元,现在我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年能省下3000多元。这对于我们这种要抚养孩子、经济压力大的家庭,是实打实的福利。”

恒申控股集团的研发人员陈建华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效益好,普涨了5%~10%的工资,他现在每个月增加了400元收入。个税新政实施后,他还享受到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共3项专项附加扣除,每月缴纳个税从742元降为75元,等于一共增加了1000多元的工资。“今年,我打算用这笔钱给孩子报音乐兴趣班。”他说。

“个税新政实施前,公司每月需要为278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0.2万元。现在,公司有269人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可减税3万多元。”福建唐源合纤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杨巧梅说,“个税减少对职工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红利,员工收入多了,工作积极性自然比以前更高,这对企业和员工来讲,无疑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