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新雨后,蛙鸣犬吠,泡一壶新茶,约上三两好友,凭栏听雨话人生,饿了就地取材自己丰衣足食……在距离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城15分钟车程的大均乡伏叶村,吴聪正忙碌地招呼着一群来自温州的客人。
“灵魂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句口口相传的话在吴聪看来,着实激发了他的创业梦。
谁也没想到,这个几年前还在四川、广东的80后“打工仔”,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日收入上万的民宿老板。作为土生土长的景宁人,吴聪一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信不疑。2017年,他同几个朋友开始经营宿叶民宿客栈。不曾想,起初仅有9间房的民宿在山谷里落地之后,便一跃成为当地乡村旅游“打卡圣地”。如今,已经完成二期工程,总共19个房间的民宿引来一波又一波的国内外游客。
记者最近一次遇到吴聪时,他正和税务干部细说着这3年创业发展的经历。“现在减税降费这么给力,以前我每个月少说缴税就要上万元,如今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一个月几乎不需要缴税了。可以说,我们民宿的发展简直是到了黄金时代。”忙着用减少的税费给客栈置办新品的吴聪乐呵道。
忙着给民宿“添彩”的不只是吴聪,在距离宿叶客栈24公里外的毛丽颖,望着如织的游客,打心底里高兴。“前段时间新装修的4间客房已正式接客,第一天就爆满,周末更是一房难求!”
金丘村,作为景宁县最早开启民宿业的村寨之一,对于像毛丽颖这样将土房子改建为民宿的个体户来说,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优惠。她算了笔账,今年减免的税款就足够填补装修的费用。她坦言道:“减税降费,减的是和她一样农民创业者的经济负担,降的是他们的心理压力。”
毛丽颖不仅在经营民宿方面是一把好手,做咸菜也是远近闻名,不少游客定期邮购咸菜。以往仅邮寄咸菜的快递费用一个月少说就七八百元,导致其利润微薄,她曾一度想拒绝客户盛情,如今得知每个月几乎不要缴税了,毛丽颖干起活来也更带劲了。
减税降费,不只是为就地就业创业的“新农人”耕深了创业的沃土,更是为他们送去增收的希望。
对于这些“新农人”来说,返乡创业的初心是对故土的眷恋,山乡之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他们成功的底气,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减税降费政策更是为民宿的改建升级“添柴加火”。吴聪没有料想到,毛丽颖没有料想到,那些在绿水青山中寻找“金山银山”的人也没有料想到,这山边、湖畔成就了他们的“金饭碗”。
而这只大自然馈赠的“金饭碗”也吸引着被行业内誉为“民宿界教父”的朱胜萱。在海拔750米的丽水松阳椰树村,朱胜萱带着他的乡伴文旅集团,进行整村民宿综合体开发,让众多农民房屋变身增收“金屋”。除了乡伴旗下的“原舍·揽树”,来自云南的网红民宿“元尘”以及主打禅茶、汤文化的“呆住”等品牌迎着“共享配套,共享客源”的春风而来。
多年前,交通不便的深山曾是老百姓致富的掣肘;而今天,“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乡村振兴大幕拉开,那些富有激情的民宿人,那些成功转型的“新农人”,搭着“减税降费”的快车,正在书写一个个生动的创业故事,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的画卷也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