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半年24项经济指标中,亳州市增速居全省第1位的有6项,前3位的有10项。核心指标GDP同比增长9.5%,快于全省1.5个百分点。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税务部门功不可没。”近日,安徽亳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江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江涛介绍,一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撰写的《纳税主体迅猛增长所蕴藏的经济发展潜能应引起高度关注》、《亳州中医药制造业增势何以趋缓——从税收视角看亳州中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等报告,采访深入,调查深刻,观点独到,为亳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决策提供有益借鉴和重要参考,获得市委书记汪一光、市长杜延安肯定批示。
坚持问题导向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亳州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科科长马全起表示,税收经济分析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今年初,在统计2018年度现代服务业单位纳税人相关数据时,经济分析科发现该行业税收增长幅度创近五年新高,位于皖北六市第二位。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分析人员坚持问题导向,剖析现代服务业“稳中有忧”的深层次原因,围绕研发投入不足、传统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税收比重过大、规模较大的企业行业过度集中等问题,深入开展采访调研,提出三条针对性强、可执行度高的对策建议,受到市委政策研究室书面表扬。
“发现问题是前提,能不能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见功力。”亳州市税务局副局长葛蔚然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繁杂性问题中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从苗头性问题中发现经济运行的倾向性,从偶然性问题中揭示经济运行的必然性。
找准“上、下情”拐点 建“管用”之言
亳州是“中华药都”,中医药制造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亳州中医药制造业进入稳中有进、进中趋缓的“滞长”阶段。税收经济分析人员针对这一问题,先后到济人药业、珍宝岛药业、华佗药业等23家药企,康美医药城、亳州中药材交易大市场、午马药材交易中心等5个流通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历时两个多月,写成了《亳州中医药制造业增势何以趋缓——从税收视角看亳州中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该报告获得市长杜延安高度重视,他当即作出批示“……请复印送各位副市长,市经开区、亳芜园区、谯城区、谯城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阅,并进行深刻反思。请市税务局做好准备,在近日市政府常务会上作专题报告,共同讨论。”
“税收经济分析部门要吃透政策,熟悉经济,找准‘下情’与‘上情’拐点,做到视野宽,调查实,分析准。建‘管用’之言,提‘时宜’之策。”亳州市税务局局长倪民说。
调查研究扎实 书记357字肯定批示
2019年7月17日,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在市税务局报送的税收经济分析报告《纳税主体迅猛增长所蕴藏的经济发展潜能应引起高度关注》一文上作出“……市税务局的这篇送阅材料,从税收角度观察全市经济,既有数据统计、特征概括,也有深层探讨、意见建议,具有很高的决策参考价值。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学习借鉴,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测,找准制约我市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短板……”357字的肯定批示,引发了全市30多个部门对税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讨论热潮。
说起这篇分析报告的起草过程,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科于杨和锁剑两位小伙子用“宵衣旰食”“枕戈达旦”来形容。执笔前,两人跑了统计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开发区管委会等六个部门,翻阅了五多万字的材料,采访了白酒、中药、旅游、餐饮等数十个行业从业者,编写了200多条SQL语句提取“金三”信息。“金税三期里的200多个子模块,每一个我都摸得门儿清。”于杨说,为了让分析报告更科学精准,他还现学了各类图表的制作方法,后来这篇4400多字分析报告里的5个对比类图表被多家媒体引用、转载。
“市税务局围绕亳州重大发展战略和热点问题,完成了数篇高质量的分析报告,从税收视角透视和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亳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