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申请,几分钟到账

湖北银税互动从“线下”到“线上”

2019年10月21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朱彦 通讯员 叶刚 姜传武

近日,在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联合召开的湖北省“线上银税互动”推进会上,记者了解到,湖北银税互动贷款正从“线下”转到“线上”。今年前9个月,湖北共有20294户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贷款,累计金额近145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相当一部分贷款是从线上完成申请、审核、批贷的。

武汉市浩盛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金城告诉记者:“手机上申请,几分钟便获得贷款资金,对我们这些急需资金、又没有抵押资产的小微企业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作为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混凝土添加剂的小微企业,浩盛特种建材今年的订单大幅增加,资金压力随之而来。 刘金城了解到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E税贷”金融产品后,就试着申请,通过电子税务局授权、手机一键扫码申请、银行系统自动审核3个简易步骤,几分钟内就获批200万元信用贷款。“这是对诚信纳税企业实实在在的褒奖啊!”刘金城说。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湖北银税互动从“线下”转到“线上”,目前,已有 8家银行机构成功推出“线上”金融产品,还有5家银行正在技术对接中,涵盖了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民营银行等所有银行类型。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行已为5494户小微企业发放‘纳税e贷’35.1亿元,‘纳税e贷’成为一款深受小微企业青睐的爆款产品。”

“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短、小、频、急的特点,传统信贷很难满足小微企业特别是轻资产小微企业临时性的紧急融资需求。”湖北省农信联社理事长李亚华称,“银税互动从‘线下’走到‘线上’,实现了批量化操作,减轻了银行人员的负担,也避免了业务流程中的人为干预,使贷款流程更加规范、安全和高效,降低了金融风险,有利于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凭借大数据技术,“线上银税互动”将企业纳税信用兑现成“真金白银”,不仅仅是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也是受益者。在中国银保监会湖北监管局副局长佘方勇看来,小微企业之所以备受“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困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真实状况,无法对其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作出准确研判。而纳税信用数据含金量高,有助于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对企业全息画像,把诚实守信的小微企业挖掘出来,让金融机构敢于向小微企业贷款,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推动形成“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线上银税互动”平台的升级,刚好打通了“信息孤岛”,为金融机构看清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提供了新路径。

这种企业纳税信用与银行授信深度关联的银税互动模式,也让小微企业在享受到便捷融资服务的同时,更加珍惜纳税信用这笔无形资产,诚信自律意识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湖北省纳税信用A级、B级企业数量连续4年攀升,A级纳税人从2015年的2174户提升至43599户,B级纳税人从2015年的127410户提升至306077户。纳税信用参评户数由2017年的14.01万户增至80.48万户,实现企业纳税人全覆盖,呈现A级、B级纳税人逐年增加、C级和D级纳税人明显减少的良好态势。

湖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胡立升表示:“目前,‘银税互动’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线上“银税互动”平台优化升级后,银行与税务信息交换更安全高效,银行网上贷款流程更规范有序,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款更方便快捷,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既缩短了融资时间,又降低了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