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森林覆盖率高达9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城市的50倍~100倍,被誉为‘天然氧吧’。英山良好的颜值已经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一张得天独厚的名片。”日前,湖北省英山县县长田洪光在做客五洲国际传播中心《中国推介》节目时,向全球自豪地介绍英山良好的生态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英山县税务局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让英山的颜值变成真金白银的产值。
一对一帮扶 英山“云雾”漂洋过海
金秋十月的英山县云雾茶场,一片片茶叶绿意盎然,成群的采茶姑娘欢歌笑语,忙着采摘秋茶。看着这一幕,英山县云雾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雪平笑意满怀:“减税降费让我们云雾茶走出深山老林机会更多!”
英山县是中国绿茶之乡,也是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湖北第一产茶大县”。该县所产的云雾茶,品质高、味醇、耐冲泡,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商业价值。以前因英山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英山云雾茶长时期“藏在深闺人未识”。
为了让英山云雾茶走出大山,英山县税务局实施“茶叶税收精准服务”战略,组织业务骨干分赴各大茶叶公司开展调研,一对一辅导纳税申报,宣传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减负增效。今年前10个月,英山县茶叶产量达到2980万公斤,产值约12.6亿元,茶企共减税4000余万元。英山系列茶产品漂洋过海,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近千万元。
四季花海来了税收服务小分队
在美丽的白莲河畔,英山四季花海景区花团锦簇,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宿点缀在路边,景村一体,景点富村,村村美景。10公里的四季花海大道,蜿蜒延伸,如巨大的花带绕山环水,在白墙黛瓦的村庄之中游走,路上游人如织,一派热闹景象。
近年来,英山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机制,将现代旅游业打造成全县经济增长“第四级”。如今,在四季花海景区,周边开租车、开超市、开农家乐等各类实体的农民达300多人,他们由粮农变花农,在“绿色畅想”中实现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为服务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英山县税务局成立“旅游税收服务小分队”,定期巡回走访全县四大景区,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专题培训辅导纳税人提升办税能力,用活税收优惠政策,为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1月~9月,该局共为旅游业相关企业减免各类税费近3000多万元,协调办理纳税信用贷款1300万元。
今年前9个月,该县共接待游客39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28.5%,成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最快的县市区之一。
全程跟踪服务药材企业
英山县属于大别山区,植物种类丰富,境内有中药材1181种,其中植物类1132种,是理想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年产量6万多吨,也是全国众多药企聚集的地区之一。
针对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英山税务部门对中草药种植企业涉农办税事项进行优化和提速,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归口辅导,推行“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等服务措施,全力支持英山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
“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为我们中药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公司每年销售各类中药材产品7000万元左右。”英山县吉利中药材公司负责人余建中由衷点赞道。
“初步测算,今年我们公司至少享受税收优惠300多万元。我们将借助减税降费的东风,争取明年销售额突破1个亿。”余建中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如今,英山县形成种植—收购—加工—创汇的中药产业链条,系列产值达20亿元,年均纳税6000多万元。昔日漫山遍野的草药变成了人见人爱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