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省,每年一到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发布的时候,大家就会很紧张,生怕哪个分支机构的失信行为影响集团信誉。现在有了纳税信用预警服务,每月更新信用评价状况,我们可以及时关注并纠正失信行为,我们对这种服务很欢迎。”日前,谈到广东税务部门新近推出的纳税信用预警服务,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梅女士赞不绝口。
据了解,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的部署,结合国家税务总局深入应用纳税信用大数据的指导意见,于今年11月初创新推出纳税信用预警服务。该服务依托纳税信用管控信息化平台,每月“一对一”精准推送企业纳税信用预警和提醒信息,实现纳税信用由静态评价向动态管理过渡。平台上线首月即向全省270余万户参评纳税人推送第一批数据,向30余万户纳税人推送失信预警信息。
以往,企业纳税信用一年评价一次,税务部门根据企业上年的涉税行为情况和评价规则计算出不同的纳税信用级别。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联合奖惩运用越来越广泛,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已成为直接影响纳税人切身利益的重要因素,纳税人对纳税信用扣分提醒和预警功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社会呼声越来越高。
广东省税务局积极回应纳税人需求,借助平台的涉税信息扫描结果,每月进行一次纳税信用预评价,对企业当年1月至上月的纳税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并预评出当年纳税信用级别,该级别将会根据企业的涉税行为合规度发生动态变化。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税务局将预警信息归类为D级失信预警、C级失信预警和日常提醒三个层次,依托电子税务局、短信、APP等渠道向纳税人推送,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答疑辅导专家团队,为纳税人构筑起一套指标完善、便捷高效、服务精准的纳税信用评价预警体系。
“预评过程中,当企业扣分达30分,即评价当年1月1日起至评价月份结束之日累计扣分大于30分,或命中直接判D类评价指标,或被主管税务机关列为重点关注纳税人时,税务部门就会向其法定代表人或财务负责人发送预警提醒信息。”广东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潘启平介绍说。
除了税务部门第一时间推送预警提醒信息外,纳税人还可登录广东省电子税务局网站,查询纳税信用月度预评信息,及时了解和维护自身纳税信用状况,避免因不合规的纳税行为积累过多导致最终年度评价级别下降。
如纳税人对预评扣分有疑问,可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对于税额类扣分指标,如确实属于预评扣分有误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做好记录备案,在当年年度评价工作中对相关扣分予以核实并调整。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管理学院副教授宁少林向记者表示,广东省税务部门通过持续丰富和完善纳税信用管理手段,推动纳税信用由静态评价向动态管理过渡,使纳税人在失信行为发生后的30日内,即可第一时间知情并纠正失信行为,最大限度修复好、维护好自身纳税信用,从而达到“月度预警纠正”“年终评价提升”“守信激励享受”三者良性循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