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31个省区市GDP增速中,西部地区表现抢眼,云南、贵州、西藏位列前三

微观调查:西部“加速跑”背后的税收动能

2019年12月02日 版次:05        作者:李竹娜 本报记者 董泽斌 吴晋川 周挺 和晓兰 孔祥龙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个省区市2019年前三季度GDP数据。这份成绩单的一大亮点是西部地区依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云南、贵州、西藏GDP增速分别为8.8%、8.7%、8.7%,远超6.2%的全国平均增速。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四川省的GDP增速达7.8%。

分析西部地区加速发展背后的原因,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红利,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缩小了西部地区与东部省份的差距。此外,减税降费大大激发了西部地区的增长活力。最近,本报记者走进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地的企业,从微观视角观察西部加速发展背后的税收动能。

西部大开发:厚积发展势能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07年以来,西部地区已连续12年生产总值增速快于东部。后发优势强劲的背后,凝聚着众多西部企业奋发有为的身影,也有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有力支撑。

“公司成立于2012年,成立第一年就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以下简称‘西开优惠’),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2012年~2018年节省企业所得税0.49亿元。”西藏昌都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大次仁说, 今年公司启动了二期水泥生产线项目,2020年底建成投产后,会一跃成为昌都市建材行业龙头。

税收支持推动基建水平步步提升。“自2011年以来,公司每年都享受1亿多元的西部大开发税收减免。成本降了,设备更新和研发投入的钱多了。”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伯航说,公司是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巨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西开优惠”有力支持了公司更好发展。公司承建的世界山地最长主跨桥坝陵河大桥、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鸭池河大桥,以及即将建成的世界最高三塔斜拉桥平塘特大桥,不断刷新世界桥梁“中国造”的新高度。

减税推动了高能耗产业的技改升级。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的中联水泥公司是一家大型水泥制品生产企业,“去能耗、去污染”一直是公司发展的难题,“减税降费让我们杀出一条创新发展道路。”公司法定代表人高中鹏说,“今年1月~10月,我们享受‘西开优惠’等3800万元。节约下来的钱用到了环保和技改上,新生产线、新工艺带动节能增效,公司今年煤耗降低7元/吨、电耗下降1.3元/吨,每年可节约成本830万元。”

“西开优惠”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引导和推动投资环境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在贵州,享受“西开优惠”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技术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数据显示,六大行业有企业681户、减免税额51.65亿元,分别占总受惠户数和总受惠额的69.63%、76.80%。贵州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已由2001年的25.3∶38.7∶36转变为2018年的14.6∶38.9∶46.5。目前,贵州共有科技型企业1283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44家。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八大重点产业发展。2018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增长约12.8%,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总产值增长10.3%,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9.9%,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5%,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6%,现代物流产业总收入增长17.8%。

在西藏,藏药行业生机勃勃。2018年,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8亿元,增长9.8%,保持了连续26年的高速增长。藏药生产企业17家,全部获得新版GMP(世界卫生组织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认证。

在四川,化工纳入“工业强省”战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化工发展迅猛。2018年,四川油气化工企业1078家,产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6位。

“1999年~201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7.9%提高到20.1%。20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厚积发展势能,产业持续优化、经济深度拓展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国军说。

“一带一路”:借势走出国门

伴随着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西部众多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借势走出国门。

走进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车间,机器的轰鸣声突然传来,公司财务部经理朱凤琼指着崭新的设备介绍,“这条投资金额1800万元的生产线主要用于电喷系统产业化发展项目生产,减税降费省下的资金,保障了公司在短时间里完成生产线的建设。正式投产后,公司年总产值有望突破3.5亿元,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能够走出国门,2020年预计销售会有50%的增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多的企业把产品销出国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拿到783万元的减税红包。”四川绵阳新晨动力机械公司财务负责人邱米说,公司把这几年累积减下的钱投入研发,总投资6500万元,目前已有5款发动机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税减了,产品创新研发的成效出来了,市场就有了。现在,公司与德国、美国等国际知名汽车技术研发单位扩大合作,把产品卖向了世界。”

“公司今年增值税比去年少缴310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优惠近3000万元,我们今年投入6094万元建设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大对新一代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的研发生产。”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嘉说,“长虹现在不但卖好国内,还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俄罗斯、澳洲等。”

“公司2018年节省税费5120万元,这笔红利投入市场拓展和产品提升,奇正藏药的核心产品——消痛贴,成功进军北美及东南亚地区。”奇正藏药财务总监姚晓梅说。

云南茶把绿色品牌产品融入“一带一路”。“今年‘双十一’一天,大益茶叶旗舰店在天猫的销售额就达到1.56亿元。”勐海茶业总经理曾新生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大益”绿色品牌茶已通过网络卖往全球。“勐海茶业2018年全年享受西部企业所得税减免6583.3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435.5万元。2019年全年预计减税降费1606.3万元。公司把节省下来的税费投入产品升级和市场营销,品牌价值链将进一步延伸。”

千千万万家企业汇聚“一带一路”建设中。被称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驮着众多企业的期望,把货品运往欧洲、新加坡、俄罗斯等,不靠海、不沿边的西部地区,一跃成为新的开放前沿。据统计,中欧班列(成都)已联通亚欧国家26个主要节点城市,今年1月~9月累计开行1047列。今年前三季度,西部12省市区外贸增速为11.8%,高出全国外贸整体增速9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激发增长活力

大规模减税降费激发西部发展活力,税务部门则以不折不扣落实政策的行动,为西部加速发展“助跑”。

“预计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约1814万元,减下来的税款,笔笔凝聚着税务干部的辛苦。公司销售总额接近10亿元的背后,有着税务干部的付出。”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岳平说。

四川利尔化学公司财务负责人古美华打开税务部门制作的“云集惠”电子书说,“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怎样办理,这上边一目了然。增值税改革后,我接到税务部门留抵税额可退税的通知,按照电子书上的办理流程,2天时间就拿到了851万元退税款。”

减税降费政策在助推西部旅游上也奉献着力量。“每个月减税2000元,今年1月~10月只缴了1500元税费,同比减税90.9%。我准备再贷点款,投资200万元,改善住宿环境和条件,把宋家大院搞成黄金旅游线上的品牌驿站。”处于四川黄龙、虎牙等黄金旅游轴线上,平武县水晶镇场镇居民宋实波准备把“宋家大院”特色农家乐再扩大。

减税降费成为带动西部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助推器。

“现在家乡也办起好多工厂,在家门口就业还增收,真好!”四川省梓潼县许州镇联合村村民张小会今年5月回到家乡,在绵阳凯特玻璃制品公司当上一名工人。

她所在的凯特玻璃制品公司负责人邓昌伟说:“今年前10个月,公司少缴增值税61万元。我们准备投入200多万元增加一条玻璃彩花喷釉生产线,投入300余万元改造现有白釉和青釉生产线。新生产线将增加65个就业岗位,预计增加年收入500万元。”

“今年公司税负降低了近20%,投入的140万元研发费用中30%来源于减税降费节省的资金。公司计划在未来3年~5年将企业打造成具有柔性针连接器细分领域国内第一竞争力的制造商,实现企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利润上2000万元的历史突破。今年新招人员33人,12月还将新招员工30人。”在贵安新区东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看来,企业的发展必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

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月亮山深处的芭莎苗寨,以“最后的枪手部落”入选“地球上最神秘的21原生态部落”。从江县成立从江城市运营有限公司负责打造芭莎苗寨旅游景区,“今年公司已累计减免各项税费20多万元。”公司董事长冉小兵介绍,减税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改造景区公厕、升级观光旅游车,新招聘了20多名员工,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今年1月~10月,芭莎苗寨共接待游客154.14万人次,仅景区门票等收入就达到328.15万元。游客接待量和收入比2018年全年分别增长了32.35%、31.95%。

尝到减税降费“甜头”的不只是景区管理企业,还有周边的老百姓。“今年我们饭庄和景区里的其他几十家农家乐一样,不用缴税了。大家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改善服务,吸引更多贵客到芭莎来!”岜沙景区的岜沙枪手人家饭庄老板易园英说。

西部发展提速的“谜底”不只这些。现行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政策2020年12月31日到期后继续执行;2025年将基本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要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11月8日,西部地区首个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市场看好的预期在继续累积。

更多的企业在关注并加快在西部地区布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已在西部多地部署5G运营,西部开发、开放、发展前景更好。

(参加本文采写的还有:许亥隆 彭梅芳 湛江 刘雯 张紫韦 覃恩欢 杨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