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结构优化 企业效益提升

2019年12月02日 版次:07        作者:李蕾蕾 本报记者 胡冰

工业是国家强大竞争力背后的支撑力量。2019年前三季度,减税降费政策惠及河南省工业企业274.8万户,减免税费214.3亿元,占全省减税降费规模的近四成,稳居各行业之首。

工业结构转型优化

截至今年9月底,河南省累计实现工业税收1228.2亿元,占全省税收规模的近1/3。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税收同比下降近10%,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税收下降4.7%,制造业则一枝独秀增长3%,对全省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15.8%,表现亮眼。

其中,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制造业税收均出现两位数增长,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税收增速快速下降形成鲜明对比,行业内部增减之间结构优化凸显,制造业发展质量得以提升。

工业企业效益改善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企业所得税近194.1亿元,同比增长8.6%,拉动全省企业所得税税收增长2.1个百分点,为全省财源税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1月~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较上半年回升2个百分点,而利润总额则较上半年回升4.1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提升明显加快。

1月~9月,全省共减免工业企业所得税27.8亿元,减税降费对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提升的作用不可小觑。以宇通公司为例,2019年增值税税率调整预计减税0.9亿元;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预计减税近0.5亿元;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员工预计减税0.4亿元,税额降幅42.6%;社保费预计降幅达8.6%;其他减税降费等政策预计减少企业负担0.1亿元。初步预测,2019年将为企业和员工减少税费2.3亿元。

稳信心、稳就业、稳投资

根据全省重点税源监控数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河南省重点工业企业信心指数分别较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提高0.4个和1.2个百分点。2019年全省新增工业企业2.7万户。

1月~9月,全省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减免工业税收6亿元,降低增值税税率减免工业企业税收90.6亿元,降低工业企业社保费率减免32亿元,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促进工业企业降低成本、稳定全省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近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回归研究看,工业企业利润与其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系数达0.94,存在明显正相关,减税降费对提振投资有较强的针对作用。

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增强

目前,河南省外贸年进出口总额超5500亿元,贸易顺差1645.3亿元,出口产品以铝材、农产品、机电产品、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为主。中美贸易摩擦对很多企业出口业务产生较大影响。以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对美出口业务从2017年的占比81%大幅下降到2018年的21%,至2019年前10个月进一步缩减为5%左右,国际市场贸易风险加大。

税务部门主动提供税收绿色通道,上门宣传辅导优惠政策,并加快减免退税周期。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今年1月~10月,该公司共享受增值税免抵额1.2亿多元,退税近0.9亿元。企业将节约的资金更多地投入研发和再生产,前10个月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74.2%,新增固定资产同比增长99.5%。企业产品性能稳步提升,促进了国内需求增长,很大程度上对冲了中美贸易的影响,为企业发展壮大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注入了强劲动力。

激发农产品制造创新活力

河南是农业大省,有超万亿规模的粮食和畜牧业产业集群。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有7000余户,主要分布在肉制品、面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五大产业。

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制造业带来利好,现金流的有效增加更为企业研发投入带来资金来源。全省重点税源企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1600余户工业重点企业研发费用支出近99.6亿元,同比增长14.5%。

以好想你公司明星产品枣片为例,该项目年消耗红枣超过20万吨,原适用销项税率16%。现在适用销项税率13%,而进项维持原有抵扣力度不变,初步测算年节约成本近0.2亿元。2018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率由50%提高至75%,符合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费用金额近0.2亿元。经估算,2019年企业享受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减少税收成本将近0.3亿元。企业把减免的“真金白银”投入到研发创新中,技术实力大幅增强,产品越来越多样化、高端化,创新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