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惠民生 减税暖相伴

2019年12月02日 版次:08        作者:李竹娜 本报记者 杨丽 孙文胜

每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近年来,残疾人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项重点。在助力残疾人就业特别是扶持福利企业方面,税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关注残疾职工和社会福利企业。

促进就业:

实现价值并得到尊重

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大规模减税降费红利落袋,很多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实现稳岗增收甚至自主创业,减税降费稳了社会民生。

在陕西省石泉县鸿兴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聋哑人李彬高兴地跟记者打着手语。

“他的意思是,今年的减税好政策稳定了聋哑人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了价值和被尊重。”一旁的总经理马亿培向记者解释说,公司25名员工里有11位残疾人,此前因为经营困难他们一度想裁掉2人,不曾想今年的增值税优惠新政策一下让公司节省了28万元税款。资金宽裕后,公司不但没有裁人,反而新招了两名聋哑人。马亿培认为,新一轮减税政策不但给残疾职工带来了工作机会,也助力了企业发展。

就业、创业,正在让更多残疾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43年前,唐山大地震共造成3817人截瘫,杨玉芳是其中之一。退休后,杨玉芳闲不住,又在唐山百货大楼附近摆了个小摊儿,每天早上8∶30准时出门去帮人配钥匙、修鞋。

“现在国家有残疾人专项补贴,还有扶持残疾人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的退休工资也在涨,日子越来越好。”杨玉芳告诉记者。

随着时代发展,更多残疾人开始借助互联网走上自主创业路。

福建三明宁化县城郊乡的巫立炎,属双下肢重度二级残疾。如今,他将淘宝店打理得风生水起。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巫立炎主动联合县残联开办残疾人电商培训班,目前他培训的残疾人很多都已开始创业。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仅依托淘宝网创业的残疾人就超过30万人。2018年,我国贫困残疾人减少100多万,58.8万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残疾人掌握了1门以上的劳动技能,全国贫困残疾人数已由281万减少到169.8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国军认为,减税降费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使残疾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改善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提升竞争:

未来发展更稳健有力

福利企业充分利用、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和就业促进政策措施,推进创新、质量、效率变革,促进动能转换,带动经济效能不断提升。

陕西宝鸡圭彬光电设备有限公司现有职工41人,其中残疾职工13人。公司负责人邓游介绍说,今年公司享受残疾职工工资所得税汇算清缴100%加计扣除,以及福利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共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52.9万元,企业税负下降近5个百分点。

邓游表示,企业享受到更多税收红利,也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目前该公司已获得高新技术认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公司未来发展将更加稳健有力。

北京华商电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铮告诉记者,公司招用残疾人共计35人,近3年累计享受岗位补贴24.5万元,企业所得税合计加计扣除971.2万元。今年1月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前10个月,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79.6%,企业发展预期越来越好。

天津市兆川机电制造厂法定代表人王兆和同样感慨良多,他向记者介绍说,今年制造厂享受安置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606万元,所得税汇算清缴残疾人的工资加计扣除170万元,此外还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76.3万元。他们把节省下来的税款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了企业在机电行业的竞争力。

精准服务:

让更多企业揣实红包

落细“精准帮扶”,纳税人获得感持续提升。2019年第三方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全国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满意度综合得分84.4分,超9成企业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升。

助残扶助,政策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携手推动,促进残疾人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而财税部门则把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精准帮扶”作为税务助残的重要方式。

西藏狮泉河镇41岁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仓决家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又有一个读高中的女儿,养家负担繁重。“2018年初,镇上税务干部专门来到我家,告诉我残疾人就业创业有扶持政策。”仓决说,2018年7月他拿到2万元政策补贴款后开了一家商店。如今,“仓决商店”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仓决家里的经济条件明显改善。

“这几年,税务部门在落实减税降费、缩短办税时限、简化办税要件、帮助企业轻装上阵上,做了很多工作,让企业能把更多的财力、精力专注在企业长期发展上。”天津市赛福电子材料厂负责人陈辉告诉记者。

赛福电子材料厂是一家制造企业,现有职工50人,其中残疾职工21人,是天津市残联所属的福利企业。陈辉说,税务干部专门为该企业定制了“政策包”,多次上门辅导。去年,该企业减免增值税186.8万元,今年预计减税140万元。这笔减税款使赛福电子从亏损转为盈利。

天津大桥龙兴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徐女士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安置残疾职工180余人。税务部门第一时间提供的政策指导和税收筹划,有力支持了提高竞争力的投资决策。目前,增值税税率降低等政策,让公司相应增加了600万元利润。

在北京,“精准帮扶”残疾人就业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局长王忠新介绍说,西城区税务机关和残联建立了顺畅的协调机制,对吸收残疾人就业的企业进行针对性政策辅导,为符合政策条件的纳税人提供“不来即享”服务,纳税人可通过网上办理、自行申报多种方式,先行享受税收优惠,税务人员通过事后稽核的方式加以规范,确保每一家符合政策的企业“揣实减税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