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惠农助力

大荔冬枣漂洋过海

2019年12月03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陈显信 通讯员 白学军 董之玲

近日,随着国际空运航班的着陆,陕西省地标性农产品大荔冬枣落地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至此,陕西大荔冬枣漂洋过海成功进入北美市场,成为当地消费者餐桌上的“洋果果”。

陕西省大荔县,是我国冬枣种植天然资源库,其先后获得国家有关部门命名的“中国枣乡”“全国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称号。

大荔冬枣皮薄质脆、甘甜味美,据记载,在西汉时期即已作为当地特产贡品进献宫廷。近年来,大荔冬枣频频现身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入选G20杭州峰会专供水果、第十五届农交会唯一指定鲜食嘉宾礼品……目前,大荔冬枣不仅畅销全国,而且已“漂洋过海”,出口到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据了解,如今,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已达到42万亩,在大荔县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片片枣园星罗棋布。全县有30多万人和300余家企业直接参与冬枣的种植、加工等工作,大荔冬枣年产量已逾40万吨,实现年产值50多亿元。当地已发展出集种植、销售、加工、贮藏、科研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鲜食冬枣生产基地之一。

为助力大荔冬枣产业进一步发展,今年国家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后,国家税务总局大荔县税务局通过微信工作群传送信息、举办纳税人学堂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并针对纳税人生产经营需求,实行“点对点”税收辅导,深入冬枣加工企业和枣农家中,详细讲解税收优惠政策对象、优惠税额和范围、享受政策程序等内容,以便农业合作社、冬枣加工企业和枣农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据统计,今年自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大荔县冬枣相关企业和枣农已通过享受优惠政策减免税款2468.5万元。

近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荔县税务部门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主旨,以“解难点、化痛点、疏堵点”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纳税服务力度,开展了排风险、送服务、送政策“一排两送”活动。

税务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生产车间,详细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增值税发票开具,以及税收政策适用过程中有无疑问等情况,并就企业提出的新旧税率适用问题和社保费降率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和解答。同时,大荔县税务部门结合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分布较广的实际情况,专门制作了“冬枣行业减税降费提醒卡”,以方便纳税人查阅。

此外,为进一步方便枣农办理涉税事宜,大荔县税务局在办税服务厅和各税务分局开辟了绿色办税通道,枣农办理农副产品销售发票开具等涉税业务时,只需提供本村证明材料即可快速办理。对于行动不便的枣农,税务人员还可如约提供上门服务。

“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为大荔冬枣产业更好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税务部门周到、细致的服务,让这股动力迅速传导到了冬枣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上,让大荔这个有着千年种植历史的枣乡,焕发出了更大的生机和活力。现如今,小冬枣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带领大荔群众发展致富的‘金蛋蛋’喽!”大荔县丰润新忠果品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新忠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