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税务局在建筑行业管理中,针对营改增后建筑行业经营流动性大、工程核算方式不一和纳税人结构多样化等情况,在深入总结分析原有税收共治工作的基础上,以堵漏增收为目标,重塑工作机制、强化过程控制,创新提出了税收动态共治新思路,打造了信息处理交换新平台,构建了州长亲抓亲管、税务主抓主管、部门共抓共管的税收共治新格局。截至10月底,黔西南州建筑行业实现税收21.83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9.1%,在7个主体税源中名列首位;纳入管理的重点项目,从今年初的202个项目增加到449个项目,有力促进了建筑行业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理清思路 行业征管靶向准
建筑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由于工程规模对建设资质的不同要求,州外企业承建项目占比大,纳税人结构多样、流动性强;老项目、新项目、转包、分包、甲供材、劳务外包等多种核算方式并存,税收征管难度加大,迫切需要更加精准的信息数据支持、动态管理和征管协作。
与此同时,原税收共治的数据收集和工作协作由于机制不健全呈现疲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特别是对解决阶段性税收难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利用价值大打折扣,挖潜增收愈发困难。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黔西南州几大行业税收均呈负增长,而财政刚性支出却不断增长,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已不仅限于单方面听取税务机关关于组织收入的工作汇报,而是根据有关单位统计的经济运行信息,对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结果进行直观的评价分析。
思路决定出路。在此形势下,黔西南州税务局创新提出“压力变动力,被动变主动,静态变动态,问题变收入”20字税收动态共治工作思路。以抓好税收收入为引领,政府将增加行业税收收入作为考核税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重点内容,推动地方党委、政府从关注结果向主导和全程参与转变,激发有关部门协助税收征管的积极性;以投入产出分析为载体,通过主动“晾晒”的方式,引发对建筑行业征收管理难的关注,促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以数据实时交互分析为手段,从提供静态信息到实时交换动态资料,确保信息管税发挥最大效应;以解决税收收入下滑的问题为目的,建立政府主导、税务主责和部门协作的税收动态共治机制,并对重点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
把握重点 堵漏增收措施实
“今年第一季度,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5%,组织收入形势异常严峻。”黔西南州税务局局长申蔓飞表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多次向州委、州政府专题汇报收入预测情况和应对举措,特别是在今年3月底,我们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目前全州第一大税源的建筑行业全面分析,引起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接到税务局专题报告的当天,黔西南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当即责成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收集统计全州重点工程项目数据,为税收管理提供支持。根据黔西南州政府统计梳理的资料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州共有550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297亿元。这与黔西南州税务局掌握的情况差异较大。申蔓飞立即将此情况专题汇报给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
针对这个情况,黔西南州政府成立了专项调研组,由黔西南州政府分管财税工作的主要领导带队就全州营商环境、组织收入形势、税源分布状况、征管基础情况深入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全州财源建设真实情况。此外,黔西南州政府牵头出台《黔西南州建筑行业税收管理工作方案》,并制定完善了税收共治的有关工作机制,对问责、奖励、经费保障方面予以明确;牵头成立了全州建筑行业税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杰担任,副组长由税务、财政两家主要负责人担任,州住建局为责任单位。同时,将建筑行业税收管理工作纳入州、县两级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和政务督查范围,并作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考核和领导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并责成黔西南州督查局按季度对全州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各县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在政府的有力主导下,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协作力度,齐抓共管促落实。黔西南州政府牵头,建立了由副州长为组长,州财政、税务、住建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议事机构,通过常态化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管理。财税两家按月就全州财源建设情况形成工作简报,结合建筑行业经营动态,提出强化征管措施与工作建议,呈报州委、州政府,取得了地方政府对税收工作的大力支持。针对辖区外来建筑企业和外地挂靠临时从事建筑施工及参与重大工程的建设项目,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与有关职能部门协同抓好税款预缴工作。
突出风控 信息管税成效显
数据越集中,目标数据采集就越高效。
今年9月,一个由黔西南州政府投资,州大数据管理局设计开发的州级税收动态共治信息平台——黔西南经济税收交流平台应运而生。
“黔西南州的大数据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数据应用方面很有优势。”黔西南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园区办主任龙声卫表示,“税收动态共治信息平台以各部门涉税数据资源为基础,以税收共治应用需求为导向,能实现涉税数据的全方位收集、整理、分析和监控,实现各类涉税数据的互联互通、逻辑关联和对比分析,有效将数据优势转换为税源管理优势。”
目前,全州35家税收共治成员单位已接入平台,平台的基础功能和建筑行业的数据收集功能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初步形成了“采集涉税信息—查找涉税风险—评估入库税款—规范行业管理”的闭环。
“税收动态共治信息平台的搭建,将有效打通涉税信息共享通道,打破部门行业壁垒,实现数据的大集中、大融合,通过有效分析,能让征管服务更精准。”黔西南州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局局长廖陆国说,“平台搭建好后,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精准识别风险,有力应对风险。”
因此,针对建筑行业的管理,黔西南州税务局创新构建了营运力、申报征收、发票(票据)、财务、交易方、登记与备案、第三方(互联网)和经济税负“八大维度”风险防控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汇聚数据进行校验,通过匹配纳税人名称、建筑项目名称等,按“八大维度”建立关联,将涉税数据转换为涉税情报;运用“行业特点+税收与行业相关政策+风险类别及相关数据+风险参数”模式,建立建筑行业“八大维度”风险指标,覆盖建筑行业所有税种和所有环节风险点;围绕货币资金、物资(票据)、人力资源三要素,结合建筑行业涉及的税收政策、税收管理状况及行业税负状况,从“八大维度”对建筑行业进行风险扫描分析,形成风险纳税人清册,并引入个案二次细化分析。今年前3个季度,全州通过风险管理系统共推送风险应对任务74批,涉及风险纳税人1433户(次)。其中,政府推送340户(次)。全州完成建筑行业评估类风险任务63户,共查补税款3.1亿元,入库税款9650.82万元,入库滞纳金653.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