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天气渐冷,我家暖气却突然“低调”起来。不得已,周末的一天,我接连求助了热力公司、12345北京市民热线等,诉求只有一个:给我家暖气升升温!然而从白天等到晚上,也没等来维修电话。正当我关闭空调制热模式,准备睡觉时,“咚咚咚”敲门声响起了,维修师傅突然到访。当时,室温20.3摄氏度。
师傅告诉我,由于我家温度已超过北京市供热标准18摄氏度,所以不在维修范围内。我据理力争——刚关上空调,此刻室温并不准确,请师傅改天约定时间上门再测。师傅却表示:“不能约定时间,入冬以来报修的人很多,我也要防着你们啊,万一你们开窗降温了怎么办。”
听到这句话,本来还理直气壮的我突然有理说不出——约定时间上门维修本是一个合理诉求,怎么却让对方如此难以接受呢?换位思考后,我猜测可能因为师傅之前遭遇过“开窗降温”事件,所以选择不信任我。
窗外,已是天寒地冻;窗内,我们如何才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看来,在给暖气升温的同时,可能还得给供暖双方的诚信升升温。如果双方都能遵守诚信,客观、准确地反映故障和测量温度,而不是互相提防和“斗智斗勇”,那么在天寒地冻中,我们感受到的,将不只是暖气片的温度,还有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