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芯”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0年01月14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蒋琳珊 通讯员 梁意滢

“企业从选址到建成、投产用时仅一年半时间。根据我在国外的经验,这样产能的芯片项目至少需要5年才能完成,我们节省了近70%的时间成本!”近日,在广州市税务机关组织开展的“千名党员访万企”活动中,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CEO陈卫感慨地对到访的税务人员说。

粤芯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国内第一座基于虚拟IDM(集成器件制造)理念运营模式的12英寸芯片制造厂。粤芯公司的建成投产,结束了广州相关产业发展中长期“缺芯”的问题。这家被称为“广州第一芯”的高科技企业,在广州税务机关等部门的大力扶助下,不仅迅速落地,并且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如今,回顾粤芯公司项目立项、筹建、建厂到投产的整个历程,陈卫感慨万千:“公司今天能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离不开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其中税务部门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2017年末粤芯公司刚组建时,税务部门就组建了服务团队上门问需问计,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纳税服务手册。他们还组织专家团队,积极研究帮助粤芯公司解决筹建初期成本费用高、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同时,及时为企业落实外籍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

2019年,为了及时让企业享受到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政策,广州市黄埔区税务机关组织骨干力量上门为企业讲解留抵税额退税政策要点,“手把手”辅导企业人员填写申请表单,并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立专人专窗为企业提供政策申报享受服务,在11月申报期成功为企业办理了4亿多元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缓解了企业投产后的资金压力。

“国家的减税降费好政策对我们这个初创企业帮助太大了,仅增值税税率由16%降为13%这一政策,预计2019年我们就将少缴1亿元左右的增值税,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运营压力。” 粤芯公司财务主管对记者说。

陈卫用“有求必应,贴心细致”来形容税务人员对企业提供的帮助和服务。他说,只要有新政策颁布,税务人员会马上跟公司财务沟通,并很快会上门为企业开展专题辅导,直至财务人员完全了解政策情况,能正确适用。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得知企业有涉税问题和服务需要,税务部门都会第一时间派业务精英上门帮助解决。“有这样贴心的帮扶和支持,我们粤芯公司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了。”陈卫说。

据了解,在税务等部门的倾力帮助下,目前粤芯公司12 英寸芯片生产线已按计划成功投产。未来实现量产目标后,不但能有效满足地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硬件需求,而且可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产业链,有效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税务部门将结合区域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样本城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为企业开展“靶向式”“订单式”精准服务,通过及时宣传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强针对性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