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创新增底气 隐形冠军登陆科创板

2020年01月14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王礼颖 通讯员 钟殷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的领军企业——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登陆科创板上市交易。当天一开盘,其股价立即比发行价上涨67.32%。据悉,该公司此前已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纳入港股首个生物科技行业指数,成为全国首家“H+科创版”生物医药企业。

昊海生科是上海市松江区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07年,主要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历经12年奋斗,昊海生科已成长为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这不仅源于我们强劲的科创实力,还有税收政策的持续助力。”该公司财务总监唐敏捷感慨道。

据唐敏捷介绍,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六大人工晶状体品牌,覆盖各类人工晶状体,实现药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产业化,成为国内医用美容领域著名生产商。

“我们之所以在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等领域取得行业优势,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而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就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唐敏捷告诉记者,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同时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率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项税收优惠政策。2016年~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5.49%、5.64%和6.12%,2016年和2017年享受加计扣除减免所得额为986万元和1441万元。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高到75%,可享受的加计扣除减免所得额为2470万元,也就是说,能多享受123万元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据测算,2019年公司研发费加计扣除减免所得额与2018年持平。

有了税收政策激励,昊海生科锐意创新,先后承担了9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和40余项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并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授权专利约140项,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9年,企业成功入选“中国科创企业TOP100”榜单。

唐敏捷告诉记者:“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让公司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中,帮助我们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龙头地位,也让我们更有底气登陆科创板。”得益于关节腔粘弹补充剂等两个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不仅如此,个税政策也为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和留住了大批技术型人才。该公司财务主办会计姜琛说:“今年我们公司有8名员工选择了学历继续教育项目,每月享受400元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这激励着技术人才多学习、多‘充电’,也为促进公司发展添了一份力。”

国家深化增值税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税红利。姜琛说:“被写入2019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昊海生物科技国际医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已经启动。2019年4月~9月,公司实际销售额为2亿余元,增值税税率从16%降为13%后,直接减税661万元。节省的税款刚好可以用于该基地的建设,这可真是一场‘及时雨’。”

据了解,昊海生科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今年研发费用预计高达3700多万元。在国家“减税阳光”的沐浴下,公司发展有了充裕的养分。随着新基地的建设,昊海生科将加快核心产品落地,为推动国家生物医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