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申请到了英国外交部的志奋领(Chevening)奖学金,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英国伦敦大学深造学习,和我同去的还有我母亲和我的两个孩子。这一年,在学习和生活之外,我还体验了一把在英国做纳税人的感受。
作为国际留学生,我除了日常消费需要缴纳增值税之外,另一项需要负担的就是市政税(council tax)了。我个人感觉市政税和国内物业费功能类似,用于政府支付社会服务,如收垃圾、做清洁、公共设施维护等。虽然我作为学生可以免缴市政税,但是我母亲需要缴纳,不过我使用学生身份可以为她申请25%的税收减免。申请减免税的流程很简单,我在所居住的威敏区政府官网的缴税页面,填写必要信息后即可申请成功。
有一次,我忘记及时缴纳税款,随后就收到了一封催缴信(reminder),提醒我按时缴税。如果还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的话,就会收到法院传票。我一个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因为她收到了太多信件,没有留意到这一封,结果法院直接寄来了传票,必须出庭,然后补缴税款和罚款,而且没有解释和争论的空间。
在英国,年轻人辛勤地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收入都要用来缴税。不过,我也真切感受到了税收带来的社会福利。
一是免费的医疗,也就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租好房子后,我可以就近给每一个家庭成员申请GP(general practitioner),即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如果身体不舒服,首先打咨询电话“111”对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由接线护士判断紧急程度。如果需要去医院急诊,会被告知应该去哪个医院;如果是去社区医院,会直接帮忙约时段(slot)。根据居住地段不同,服务水平也会有差异,就我的体验来看,一般早上打电话都可以约到当天的时段。根据我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验,成人拿药需要支付8.8英镑的费用,孩子使用救护车、配眼镜、检查、药品都是免费的。我和我母亲都接受过免费的防癌筛查。
二是免费的公立学校。我的两个孩子分别就读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3岁以上就读幼儿园是有政府补贴的,每周15个小时免费,只需要交纳每周2.4镑的餐点费用。我的儿子就读的小学是一家评级很好的公立学校,通过政府的免费午餐计划,还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午餐。
三是免费的图书馆、博物馆。比如,威敏区有18个社区图书馆,都可以免费借阅图书,还会不定期举办社区活动。每个图书馆都免费提供电脑和网络,上网不方便的人可以到社区图书馆在工作人员辅导下申请,还可以通过打电话办理借阅。整个伦敦拥有大小2000余个博物馆,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精品博物馆,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画廊、自然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等。这些资源都是免费的。
伦敦还是全世界公园最多的城市,是绿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最有名的有摄政公园、海德公园等,每一座公园都各有特色,历史悠久。仅英格兰地区,就有16000多个游乐场(playground)。以我住的地方为例,在我家附近的步行范围里,有5个游乐场,每一个都有不同的风格,孩子们非常喜欢玩。
回想起来,在英国做纳税人的这一年,我对英国税制的简单稳定、缴税和税收优惠方式的便捷、免费的医疗和教育及丰富的公共资源、政府各部门协同做好公共服务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