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久了,由读书会带来的追求知识的理念,在改变每一个人。大家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阅读带来的能量真真切切。
虽然电子设备在侵蚀我们的时间,但读书的人却也渐渐多起来。在我们单位,许多人愿意忙里偷闲,发起阅读活动,彼此分享与收获。
2019年一年,虽然工作繁忙,但读书爱好者们在周末挤出时间举行了六次读书会,单位阅读氛围日渐浓郁起来。
开展读书会初期,有的同志也曾陷入困惑,觉得读书就应该是“孤独”的,读书会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怀疑是否真正能够帮助人们去阅读。但时间久了,由读书会带来的追求知识的理念,在改变每一个人。大家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读书会的活跃分子潘选文说:“通过读书会交流与分享让我不会局限在自己的阅读舒适区中,跨界读书,最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借助经济学最粗浅的常识,就可以轻松看懂古人纷繁错杂的变法斗争;借助人类学的一点田野调查报告,就会对国学里某个艰深思想恍然大悟。”
坚持读书多年的高宇说:“借着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我可以为自己搭建一个更丰富的知识框架。因为自己固有的知识点比较孤立,读书会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点或自己与他人间的知识点互相关联、彼此支撑。用逐渐丰富的框架收纳新知。”
工作三年的张亚萍也对读书会颇有感触:“个人阅读往往范围狭窄且动力不足,而当我们在读书会交流中拓宽了视野,变换了视角,往往突然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理一点不错,我们的很多‘多怪’,真的只是因为‘少见’。”
几年坚持下来,一起读书的伙伴都有进步,有5人通过了司法考试,3人通过税务师资格考试,还有人拿到省级摄协、美协的会员证,有人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几十篇文章。知识与思考也促进了工作能力的提升,爱读书的小伙伴们都成了各个岗位的行家里手,阅读带来的能量真真切切。
今天,我们并不缺少获取阅读内容的方式和渠道。无论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无论参与读书会还是微信在线阅读打卡,每种方式都是在传播与分享知识,这些行为代表着你的选择和向往,掷地有声地宣告着,读书是我们的热爱。
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说过:“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阅读和分享,是感知世界、关照自我的方式,不管出于满足个人乐趣还是实现社会价值,先行动起来就很好,毕竟“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这是阅读的复兴。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武定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