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专案是税务机构改革后,上海市跨区域稽查局与公安部门紧密协作,高效破获增值税发票虚开团伙大案的成功案例,笔者认为其中运用的一些办案手段对打击虚开发票团伙行之有效,值得总结。
其一,税警两个部门“无缝衔接”。本案从发现蛛丝马迹到立案、侦查、抓捕、审讯,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务实高效的税警协作机制。可以说,充分发挥公安经侦和税务稽查各自的专业优势,是案件得以在百余天内成功侦破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数据分析阶段的你来我往,还是收网阶段的协同配合,税警两个部门都做到了“无缝衔接”,很好地弥补了长期以来在税案查办方面“税务缺乏刑事手段支撑,公安缺乏税务专业支撑”的短板,形成了打击虚开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的强大合力。自打击虚开骗税两年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上海税警在共享线索、共商案情、共拟方案、充分发挥两部门优势和特点方面持续深入,已成功侦破一系列重大虚开案件。2019年,上海税警协作,共定性虚开发票80万余份,涉案金额1597.1亿元,税额266.2亿元,抓捕犯罪嫌疑人360余名,震慑打击效果显著。
其二,将信息化应用纳入各办案环节。本案涉案金额大、涉及地点广、违法行为隐蔽,最初的线索仅是几百份发票,之所以能够在百余天内得以侦破,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着直接关系。在查办过程中,税务部门面对嫌疑人的沉默对抗,不断扩展信息技术在打击虚开骗税违法行为中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与稽查经验融合,依托信息化手段,快速得到了多方位的准确信息,为案件快速查办赢得了先机,并使案件查处的准度显著提升。当前,不法分子虚开骗税的手法不断翻新,专业化和团伙化作案的特征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办案人员必须积极谋求信息高效集成,升级打击手段,让稽查如虎添翼。
此外,本案也反映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需要加强对普通发票的管理。本案涉及的违法发票,呈现出增值税普通发票多、专用发票少的特点。这提示税务部门,在持续加大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监管力度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普通发票的日常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全方位防范不法分子钻管理的空子虚开普通发票,加大对普通发票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