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背后的温情

2020年02月14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任恒君 通讯员 张禹

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内蒙古兴安盟税务系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成立防控疫情志愿者先锋队,第一时间投入防控疫情一线。大家虽然隔着防护口罩,但心贴得更近,一个个温情故事也在不断上演。

暖暖的奶茶

2月3日上午10时55分,在突泉县华丰街社区防疫点值守的税务干部李丹看了一眼时间,手上捧着的奶茶还冒着腾腾热气。这已经是她值守的第5个小时,还有一个多钟头下一班值守人员就会来交接换岗了。这杯暖暖的奶茶,帮她驱逐零下十几度的寒冷。

面对疫情,突泉县税务局的145名党员干部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全员“四班倒”,24小时防疫值班,协助社区网格员对小区入口开展防疫检查。

这杯暖暖的奶茶,是防疫点附近鑫秀理发店老板孙鑫秀送来的:“这大冷天儿,看着你们一直在外面站着真是感到心疼。设卡、检测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能够为你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也心安一些。”

“除了给我们送热水、热茶的,还有些热心的居民商户给我们送军大衣、牛肉干,拉电照明取暖。疫情严峻、天气清冷,但这些朴实的话语和热心的行动,让我们倍感温暖,也更加坚定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李丹说。

军需官的笑容

早上6时多天还没亮,在兴安盟税务局的机关大楼内,负责前夜值班的赵亮隐约听见走廊里有说话的声音。出来一看,虽然隔着蓝色口罩,但他仍认出来是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王艳东正在分派工作。

“第二批防疫党员先锋队员的口罩、消毒酒精和手套等防护用品已经准备好了,要放在指定地点自取,避免防疫人员过多接触”“消毒液要严格按照比例稀释配置,装填和喷洒时一定要小心。”“各小组的防控用车已进行了消毒清理,再检查一下油还够不够”……

连日来,这位已有30年税龄的“老税务”早出晚归,用细致和坚守,确保后勤保障不出一丝差错。在他看来,一线的防疫志愿者都比自己忙,比自己累,而且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自己做些简单的活儿,为防疫出份力,微不足道。

“感谢王主任细致的后勤保障。”“向我们的军需官点赞。”暂时忙完手头工作的老王刚拿出手机,就看到来自防疫工作微信群中的一串点赞和打气的信息。“大家的鼓励已经收到,让我这个在幕后的人感到暖和。你们注意防护细节。”王艳东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

护手油的小心意

“白菜三棵、芹菜一捆,还有鸡蛋和牛奶,麻烦你们看看能不能买到,辛苦!致敬!”2月2日清晨,兴安盟税务局抗病毒战役党员先锋队的队员詹洪瑞刚刚换班上岗,就接到了来自社区医学隔离人员毛宁的电话,“好的,我们马上去附近的超市看一看。”

毛宁是在武汉读书的大学生,1月20日放假回家过春节,一直处于封闭隔离、医学观察阶段,目前尚未出现任何病发症状。先锋队在入驻小毛居住的罕山社区后,第一时间就给他家送去了生活用品与防疫物资,蔬菜、挂面、测温计、感冒药、消毒液、洗手液、乳胶手套、口罩等各种日用品,一应俱全。

在采购完毕后,詹洪瑞看到货架上的护手油,这个常洗手肯定也用得上,顺路也买上一支送给小毛。

“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一家人,疫情进入关键时期,被隔离人群越是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就越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我送的这个护手油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加加油’的意思啦。”詹洪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