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服贸“进阶” 税收“续力”

2020年09月14日 版次:05        作者:尹琳 本报记者 贺艳

日前,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示范案例交流会暨颁奖典礼上,重庆两江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线上平台获得发展潜力示范案例奖。2016年,商务部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两江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从2016年的“开展”,到2018年的“深化”,再到如今的“全面深化”,两江新区服务贸易不断创新发展,一路“进阶”,税收则一路“添薪续力”。

减税“落袋”转成价格优势

“减税降费让我们有更大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争取项目,不仅工程数据给了业主信心,财务数据也让业主对我们更有倾向性。”说这话的,是我国第一批中外合资甲级设计企业——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监朱如山。

据朱如山介绍,得益于增值税税率下降、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2019年企业共享受税费优惠超680万元,2020年1月~7月共享受税费优惠超750万元。千万级减税红利落袋后,企业及时将其转换成价格优势,使企业在海内外工程设计市场中更有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合同量同比增长20%。

减税降费坚定了林同棪国际公司继续深耕中国、扎根重庆的信心。2020年3月,公司决定将部分未分配利润就地转增资本,因此享受再投资递延纳税优惠约190万元。

林同棪国际公司的发展壮大在两江新区绝非个例。近年来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实,为企业发展增动力添后劲,两江新区服务贸易呈现出扩规、提质、增效的良好势头。据地方统计口径,2016年~2018年,两江新区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速超20%。

办税“瘦身”提升便利水平

推动服务贸易发展,除了“真金白银”的支持,还需各项办税措施的持续优化,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便是其中之一。

重庆领工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专注于为国内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工业领域用户提供跨境工业大数据服务的企业。

“现在办理对外支付备案网上就能搞定,省时又省力。”公司运作支撑总监田玲表示,“像我们这种工业服务公司,资金就是生命线。对外支付备案电子化,提高了资金流动速度,跟出口退税无纸化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田玲说,过去办理出口退税,要带上厚厚一沓纸质资料,算上审批、退库的时间,至少得等半个月。

如今,田玲所说的已成历史。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以推进出口退税无纸化为契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出口退税办结时限平均3个工作日。

“全周期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4年来,依托果园港、两路寸滩保税港等开放平台,两江国际合作中心和几家国际合作产业园,两江新区服务贸易呈现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不断加深的趋势。

两江新区税务局在内部搭建了产业信息共享平台,主动对接新区重大开放平台,在项目入驻第一时间明确专人跟进,打造项目成长全周期式服务。

重庆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在我国中西部的首个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往年4月是公司代办出口退税的高峰期,而今年,两江新区税务局却发现其代办出口退税业务量没有明显增长。

通过沟通,工作人员了解到,疫情期间物流受限,该公司部分客户外贸订单被取消,出口订单减少,减少了出口退税。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查询到目前仍在正常开票的国际物流公司,在征得公司同意后,将其联系方式发送给重庆一达通公司的客户。

重庆市海洁消毒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达通平台的客户,由于找不到物流承运商,公司一批200吨的洗手液迟迟未能发货。通过税务部门“牵线”,公司联系上联邦快递,顺利将货物发到德国客户手中。

一达通工作人员苏青青表示:“高效的税收服务,让企业有了更多底气。接下来我们将依托线上‘新外贸’,进行全球供需匹配,赢得更多订单。”

▶▶B2版:《江西文化企业踏上服贸“彩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