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玉柴发动机动力十足

2016年以来,玉柴股份累计享受减税降费7.3亿元
2020年09月14日 版次:07        作者:本报记者 张鲲翼 通讯员 戚茂欢 谢函殷

8月19日,5台搭载着玉柴YCA05发动机的YC215-9履带液压挖掘机在玉柴重工工程机械研究院和玉柴股份通机动力研发所技术人员的联合调试下顺利下线。玉柴YCA05发动机首次批量进入中型履带挖掘机市场,意味着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中型履带挖动力市场从此有了“中国芯”。

今年1月~8月,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坚持育新机、开新局,以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发动机销量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玉柴集团能在疫情中跑出加速度、跑赢大形势,主要缘于变革创新带来的效果,而这背后离不开减税降费政策的有力支持。”玉柴集团核心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陆玉明说,2016年以来,仅玉柴股份就累计享受减税降费7.3亿元,这些资金为企业推进“二次创业”,研发新产品、创新新技术、变革管理体系和人才引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六发动机的率先研发和市场投放,是我们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关键。”陆玉明告诉记者,在2019年国六切换阶段,玉柴集团的市场份额已经领先,全年国六发动机销量达2万台,今年全年有望突破8万台。

“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是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几年,在研发新产品和配套生产方面,公司投入研发资金28亿元。好在有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极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陆玉明介绍说,2016年以来,玉柴股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等企业所得税减免约5亿元,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减免9000多万元,这些资金就像“及时雨”,加速推进了企业研发创新进程,也缓解了后续的生产压力。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玉柴股份的市场订单一度下降,还曾因零配件严重短缺等问题,复工复产进展缓慢。”作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领头雁”,该公司工艺技术部新品试装配置工段长许燕妮说,她曾一度担心资金不足会影响公司技术研发创新的进展。后来,在财税部门的帮助下,公司享受到疫情防控物资捐赠税费减免、社保费减半征收、出口退税率提高等税费优惠8000多万元。“有了税费减免的支持,我相信公司后续的产品技术创新之路将越走越顺畅。”她说。

在减税降费的支持下,目前玉柴集团不仅加快了国六产品的市场投放,还进一步推进了新能源板块的布局。继去年5月在北京发布四大新能源动力系统后,今年6月企业实现了玉柴纯电动商用车项目的竣工投产,甚至还将新能源动力的触角延伸至氢能。凭借国六、T4、新能源等主流动力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玉柴发动机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从今年3月开始,玉柴股份连续5个月发动机产出量突破4万台,其中第二季度发动机产出量刷新近5年同期最高纪录。

疫情之下,玉柴集团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除了产品出色外,还要归功于管理体系的创新和高端人才的引进。目前,企业已建成一个国际领先的“黑灯工厂”,全生产线智能化,无论是订单排程还是产品加工、检测、物流运输等环节均实现了电脑自动化,无须再亮灯人工操作。以前需要600多工人操作的相同工序生产线,现在只需要几个运维工人即可。

“‘黑灯工厂’的建立,是玉柴集团在管理体系上的流程再造创新。这创新的背后,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更离不开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陆玉明说,去年开始实施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和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激发了高素质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今年社保费阶段性减免,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扩大高素质人才引进的意愿。

“相关数据显示,个人所得税新政大幅降低了公司员工的年度支出,社保费减半征收至年底也将减少公司6000多万元的固定支出。这两项政策的叠加效应,对企业打造高智慧、高技能、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陆玉明表示,玉柴股份还将在现有的专家团队基础上,在未来5年内引进全球中高端人才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