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信息显示,今年,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长势好于往年,从田间调查和专家测产分析判定,黑龙江省今年是粮食丰产丰收年,粮食也将开始大面积收获。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结合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特点和税源实际,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在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细化服务措施上下功夫,全力支持涉农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助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护航国家粮食安全。
落实好政策 农企保供应
疫情期间,黑龙江省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税收政策,为农产品生产等物资保障企业纾困解难,用“真金白银”为企业降本增效,换企业发展动力。
“我们正为资金短缺的事儿发愁呢,这1100多万元退税款真是太及时了。”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张文焕高兴地说。
作为一家以饲料添加剂、玉米副产品生产为主的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公司,受玉米等原辅材料价格上涨、销售不畅双重因素叠加影响,企业短期内运营资金紧张、经营负担加重,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税务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指导企业进行退税申报,仅用3天时间就将1108.5万余元税款退到了企业账户。
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物资供应等缓解了资金压力、注入了发展动力,也为物资生产提供了支持。
“企业如‘禾苗’一般,税收优惠政策是场‘及时雨’,滋养‘禾苗’茁壮成长。这场‘及时雨’缓解了我们收购水稻的资金压力,为企业保粮食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北大荒米业集团卫星制米厂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该企业在疫情期间承担着生产应急米的重要任务。虎林市税务部门点对点,将各项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宣传到位、执行到位,使企业顺利享受优惠政策。据介绍,该企业已累计享受税费优惠439.6万元。
国家出台的针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不但帮助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不足的大问题,而且通过鼓励引导相关企业开足马力复工复产,为企业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黑龙江牛羊肉加工龙头企业,大庄园集团在疫情期间主动承担起保证市场供应的社会责任。按照政策规定,企业享受退还增量留抵税额5777.9万元。“留抵退税政策加大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使上游采购的原材料能够如期到达,扩大了企业的生产,为公司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省税务部门共为589户次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5.9亿元,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延伸服务 助企业提信心
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黑龙江省税务部门主动作为,积极拓展助企思路,运用税收大数据主动帮扶企业寻找适销对路的上下游渠道,用实打实的服务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禾稼源大米加工厂是双鸭山饶河县大米加工企业,疫情期间该工厂大米销售受到严重冲击,处于停产停售状态。“在工厂就要撑不下去的时候,税务部门及时辅导我们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第二季度就为企业省下了近5万元资金。更让人欣喜的是税务部门还帮我们把产品引荐到小康龙江、中国联通扶贫网等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工厂负责人说。工厂启动线上销售以来,每月稳定销售1.5万公斤左右。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孙吴县永昌经贸有限公司。在黑河市税务部门一对一辅导下,该公司第一时间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税务部门的大数据平台,获得了500余万元的订单。
“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实打实地帮助我们找订单、找出路。今年虽然困难,但有了税务部门的扶持帮助,我们有信心会发展得更好。”公司财务负责人徐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