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这是2018年我被国家税务总局衡水市税务局选派到河北省阜城县建桥乡铁匠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第一天看到陈佳依(化名)后的感觉。那短暂的一瞥后,这个孩子便记在了我心上。
陈佳依,7岁,个子很高,慢慢走路时和正常孩子没有区别,一旦走快了就会一瘸一拐,还会摔跤,说话只会模糊地叫“妈妈”,而且眼睛看起来像睁不开。这是个智障儿童。
佳依的爷爷说:“孩子出生不到半年就发现有问题,我们跑了全国各地给孩子看病,石家庄、天津、北京都去过很多次了,几年下来花了十几万元,没能治好孩子的病。现在,没有学校肯收这个孩子上学。”
扶不起这个孩子,便扶不起这个家。
在谈话中,我感受到了老人的焦急和担忧。同时,我的脑海里也一遍遍回荡着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指引。孩子的情况虽然特殊,但是不让孩子接受教育、掌握一定的自立技能,整个家庭的负担会更重,孩子将来的生活也没有保证。
“上特教,想办法让孩子去上学。”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能让孩子上学,那可太好了!”佳依的爷爷很振奋。
阜城县有没有特教学校?佳依的情况能不能入学?入学后孩子能掌握什么本领?凭着帮助孩子的一腔热情,我火速同乡政府、县残联联系,最终得到阜城县有一所特教学校的肯定答复。那一刻,我感到送娃入学有希望了。
从那以后,阜城县多了一个我常去的点——阜城县特教学校,同校长说明陈佳依的具体情况,又从学校环境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仔仔细细了解个遍。
这样来来回回联系沟通了好多次,学校那边有意向让孩子入学了,我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些。我赶到陈佳依家,把特教学校同意招收的好消息告诉一家人,孩子的爷爷和奶奶非常高兴,但是佳依父母却顾虑重重。
佳依的爸爸在外面打零工,妈妈身体不好,没有劳动能力,夫妻二人担心孩子去县城上学太远,还怕孩子在学校受欺负。这个时候,佳依的妈妈已经怀了二胎,就要生产,没有精力照顾佳依。
鉴于佳依妈妈的特殊情况,我拍了学校的很多照片给她看,又带着佳依爸爸去学校,还搬来了左邻右舍做他们的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终于,孩子爸妈同意先带孩子去学校看一看,顺便进行面试。
2018年10月17日,我同佳依的爷爷、奶奶、爸爸和伯伯等一大家亲属带着她去了阜城县特教学校,参观了学校环境。老师给他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情况。参观完后,佳依的爷爷说:“这里比咱们乡的小学还好呢!”听到这句话,我知道一家人的心结解开了。
学校校长对陈佳依进行了面试,说:“孩子属于典型发育缓慢,如果现在开始系统教育,以后还能自己照顾自己。特教学校主要就是针对这类发育缓慢的孩子订制课程,让孩子8岁开始学一年级课程,系统对孩子进行培养。”他又问了孩子的一些具体情况后,最终同意小佳依在8岁时候入学。
听到这个结果,孩子的爷爷奶奶高兴得流出了眼泪,说:“太感谢孙书记了,我们总算解除了一块心病。”
2019年5月,陈佳依顺利进入阜城县特教学校,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
“3+2=5,3+4=7。”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如今的佳依已经会算简单的加减法,和老师、同学们相处得也很好。她爸爸说:“看到孩子的进步,我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
现在,佳依每次看到我都会腼腆地说一声“大爷好”,看着孩子红扑扑的笑脸,我觉得这“智”扶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