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

2020年10月16日 版次:04        作者:钱兵

时令进入仲秋,故乡大别山的浓厚秋意,不仅是多彩秋色,还是夜幕四合时秋虫的呢喃,更是各种挂在树枝上的花与果的香甜。你即便闭塞耳目,秋的盛宴,秋的况味,仍可在一呼一吸间直抵心田。

秋的气味,我独爱故乡桂花的幽香。

记得小时候,老家桂花树大多种在村舍的房前屋后,少有栽植于旷野之中的。我想这大概是乡亲们最实用的考虑吧,一则“桂”与“贵”同音,意吉祥。二则可以在繁重的劳作后,让桂花的清新香气祛除满身疲惫。三则待金黄桂花盈缀枝头,可以采来制作桂花茶、桂花糕,让桂花香气留于唇齿。

祖屋大门前就栽有一棵桂花树。树龄比我要大很多,记忆中,我用小胳膊勉强能将它的主干合围,桂花树枝繁叶茂,入秋后桂花悄然开放,幽香随之弥散开来。

要想享用这份闲适,只有等到夕阳西下结束一天劳作时。搬一张竹床、一方木桌、几把椅子、小凳,围坐于桂花树下,让晚餐平添了几多滋味。

桂花下的常客多是女人和孩子,男人则聚在远处抽烟聊天。明月渐升,奶奶沏上一壶陈年的桂花茶,捧出刚从地头收回、炒熟的花生、葵花籽,香味和着乡音俚语氤氲开来。“张家山前,李家山后”,人们闲话家常。该娶媳妇的小伙儿、待字闺中的姑娘,也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姻缘时常成于桂花树下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中。

黄梅戏是大家都喜欢的“节目”,喜欢哼唱的人便在众人的怂恿下,唱上一段《夫妻双双把家还》《女驸马》,惊飞了树上的鸟儿。

谈笑不影响手上的活计,主妇们不敢耽误时光。纳鞋底是她们必备的“功课”,一大家人的新鞋就指望她们做呢。嘴不闲,手更是不闲,三五个晚上便可纳成一双鞋底。

村子里数奶奶竹笸箩里的鞋样最多,男女老幼的,春夏秋冬的,应有尽有。好的鞋样做出来的鞋,不仅合脚,而且样式好看。新鞋上脚,笑意尽显,就是对主妇无言的夸奖。奶奶早早搬出竹笸箩任由大家挑用,叽叽喳喳中满足了她们的念想。

月上中天,我和小伙伴吃光了竹床上的小食,困意袭来。大家裹挟着一身桂香,各自拖沓着步子回屋进入梦乡。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我眷念故乡八月里遍开的桂花,更眷念奶奶沏一壶桂花茶,香气浸染身心的场景。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