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味不一样”

2021年02月03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任恒君 通讯员 申学刚 胡小雨

临近春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乃林镇三百垅村年味渐浓,街市上挂满红彤彤的对联、福字,村民置办起年货,喜迎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

“李书记,快过春节了,您也不休息休息。”村民张永臣一边迎着李春莅进院,一边唠起家常。李春莅是国家税务总局喀喇沁旗税务局副局长,也是驻乃林镇三百垅村第一书记。5年多的时间,在李春莅的帮扶下,三百垅村去年成功脱贫摘帽。

“脱贫是咱奋斗新生活的起点。这次来拜个早年,也想看看你家新的一年有什么打算。”李春莅说。走访易返贫致贫的村民,和村委会一同筹谋村里新一年的产业发展规划,是李春莅春节前工作清单中最为重要的两项。

精神饱满的张永臣和前些年判若两人。原来,张永臣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为照顾妻子,张永臣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守着家里的几亩玉米地维持生计,生活拮据。考虑到张永臣家的特殊情况,李春莅帮助张永臣从事母牛养殖,并为张永臣争取到产业扶贫资金和银行的无息贷款。如今,养牛的收益已带动张永臣家顺利脱贫。谈起即将到来的牛年春节,张永臣信心十足地说:“养牛的收益越来越好,牛年‘牛气冲天’,脱了贫,接下来要致富了!”

走访完张永臣,李春莅匆匆赶往白铁英三姐妹家。“李书记来啦!我们正在蒸红枣馒头,准备春节吃呢!一会儿出锅,您可一定要尝一尝。”白铁英高兴地说。据介绍,白铁英姐妹三人至今没有成家,在搬进新家前,一直寄居在哥哥家中,依靠种玉米和打零工为生。2018年,李春莅与镇、村两级干部帮助白家三姐妹争取到3万多元住房扶贫款,又自己掏钱帮忙解决新房的水电费等。“70多平方米的新家,一晃眼,我们已经住了两年多了。”白铁英感动地说,“李书记心肠特好,心思特细,还帮我申请到了公益岗位,现在我是一名河套管理员,有稳定的收入,脱了贫,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红枣馒头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透露出白家三姐妹新生活的幸福气息。李春莅道出此行的目的:“村里计划春节后组织大棚种植、手工制作等技能培训班,带着大家吃技术饭。这次来是想问问你们姐妹,想加入哪个技能培训班?”姐妹三人听后,乐得合不拢嘴。白铁英说:“我学手工制作吧!感谢村里提供条件让我们学技术,我们一定跟着好好干,争取把日子过得比这红枣馒头还香!”

村民的信任和期待,让李春莅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干劲更足了。他带着驻村工作队的成员和村委会早早对新年的工作做好规划:要致富,先修路,准备投入30万元资金新建和整修村里的道路;在巩固和拓展原有产业扶贫成果的基础上,对母牛养殖实行统一管理,聘请专家指导,提高养殖效益;根据三百垅村以沙土地为主的实际,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向更适宜的沙地红薯种植转移,打造红薯生产基地;组织技术培训班,对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一路走访下来,与往年相比,感受到今年年味不一样了。村民对脱贫后的新生活充满期待,我特别感动,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定要更投入地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李春莅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