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21年02月03日 版次:07        作者:谭懿

作为“神经末梢”的基层税务部门,是抓各项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大力推行精细服务,提升便利化、智能化、个性化水平,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抓实抓细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注重落实好增值税降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实行全流程政策辅导,促进新型产业发展壮大。同时简化工作流程,深入推进“备案改备查”,将国家层面新出台的优惠政策全部实行企业“自行判断、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方法,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发挥以税咨政作用,服务产业发展。一方面,围绕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培育发展新经济新动能,以数字经济、大健康为重点,从营业收入、增值税发票开具、入库税款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把脉问诊”企业发展困难和机遇,提出化解危机、破局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以智能制造为统领,依托税收大数据特别是增值税发票数据覆盖面广、及时性强、颗粒度细等优势,从行业、地区、规模、经济类型等维度细致梳理,精准把握上下游需求,根据企业需求及时推送分析数据,助力企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做好税费缴纳服务。推进办税服务窗口进驻政务中心,全面落实“一件事一次办”,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健全税费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为经济新业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税收服务,建立亲清税企关系,进一步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着力营造法治、高效、便利的税收营商环境。

精密防控税收风险,进一步推进智慧税务建设。“十三五”时期,全面营改增、增值税并档降率、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等税收改革的平稳落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要统筹推进税费服务智能化升级,内抓征管流程再造,外抓多方协同治税,更加突出运用科技和数据赋能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提升科技驱动能力,稳步推进增值税发票电子化改革,不断完善征管质效5C评价体系,实现税收征管无差别管理向“信用+风险”动态监管转变,确保以智慧税务建设的深入促进治税效能的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