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馆藏行走 让文物说税

2021年02月03日 版次:08        作者:徐向

2020年,中国财税博物馆以服务财税中心工作和广大社会公众为己任,积极发挥财税历史文化收藏、研究、展陈、宣教平台作用,和全国税务人一起,度过了向善向上、干事创业的一年。

这一年,为了“明天”的讲述把“当下”精心收藏。我们面向全国财税系统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得到积极响应、踊跃支持。我们开展的有关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离休老干部李宗英致税务总局领导信函、周恩来总理接见李宗英等同志照片翻拍和《离退休干部口述税史汇编》等资料入藏的工作,得到总局领导肯定。前不久,我们有幸入藏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人民教育家卫兴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手稿,再添重要馆藏。为办好纪念建党100周年有关展览,我们关注红色主题文物文献,正在积极开展建党以来财税工作见证物的征集。

这一年,“云间财博”让我们不惧疫情挑战。疫情期间,我们盘活馆藏数字资源,使观众能够通过网络轻松实现“云游”博物馆。“中国古代财税历史陈列虚拟展厅”入选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在国家文物局官网上进行推送。《风雨征程:中国当代财税历史网上展厅》《度支中国:古代财税历史,就这样看!》《关河阅尽:踽行多艰的近代财税史》《计筹天下:会计的历史,一点儿也不枯燥》《财富中国:喜欢吗?喜欢就多看会儿吧》系列推送,为公众奉上丰富多彩的“财税文化飨宴”。与此同时,我们持续跟进财税政策动态,2020年初就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铭记:财税战‘疫’进行时”专栏,及时收集并转发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抗击疫情财税政策和资金安排情况,做好财税支持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工作。

这一年,“行走的博物馆”持续刷新它的里程。我们创新馆校结合模式,把“小小理财家”微型博物馆开进小学校园,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大家之财税、小家之理财,播撒种子、润物无声。“文物里的财税史”图文展首次出省走进西安财经大学校园,通过“让文物说话”展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财税制度和财税文化,于宏大历史叙述中找到一个个具体而微的落脚点,让师生们感受到财税在国家治理层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财神道——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在厦门市博物馆举办,我们借展的十余件馆藏精品文物在展览上备受瞩目。在该展筹备过程中我们还在展览大纲、深化设计等方面给予了专业建议,通过馆际交流合作实现平台延伸。

这一年,我们的内刊《中国财税博物馆》正式与读者见面。从酝酿创刊到编排发刊,从栏目设置到版式设计,从资料搜集到付诸笔耕,这份薄薄的刊物凝结了财博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寄托了财博人的期许与情怀。《中国财税博物馆》现已面向全国财税系统、行业博物馆和财经类院校提供赠阅,我们试图通过它来展现财博新风貌、普及财税知识、加强行业交流、弘扬优良传统,也为广大财税干部打开一扇财税文博历史之窗。

这一年,品质宣教持续助力财税干部教育培训。对历史的认知越清晰,服务当下的工作就会越坚实。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将财税史纳入财税系统干部教育的必修课程,致力于向财税系统干部讲好财税历史故事。我们在把好防疫关的同时,为各地财税系统到馆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做好服务工作,助力提升财税干部的文化底蕴,涵养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我们举办了第二届“红色财税故事宣讲会”,回顾百年红色财税历史,重温我党在财税战线的优良传统,激发干部们的归属感、荣誉感,牢固增强使命意识、担当意识。

踔厉奋发,履方致远。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共同展望全新的2021年。站在新起点上,中国财税博物馆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财税中心工作和人民大众为聚焦,以进一步发挥好平台作用为抓手,推动收藏、研究、展陈、宣教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充分利用馆藏财税历史文化资源,展现我党领导下财税事业的发展历程,为财税事业发展增添文化底蕴和精神动力。

(作者系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