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暖行色 新茶香满山

2021年03月26日 版次:03        作者:徐婧静 卢奕铨 本报记者 虞立教

又是一年春茶季。最近一段时间,杭州龙井春茶开始了分时段的采摘、炒制、上市。杭州市税务部门聚焦茶农、茶企涉税需求,落实落细税收优惠政策,升级便民服务,为壮大茶经济、打造茶产业链条注入税务力量,助力打响“杭为茶都”品牌。

政策红利“增色”早春茶绿

姜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烘干机、炒制机、揉捻机等制茶机器正在有序运作,工人们精准把握制茶每个环节。

“今年春茶开采时间比往年要提早一个星期,亏得我们早早做好了准备。”姜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代明说,“通过‘税银贷’项目,我们去年底从农商银行争取到了150万元贷款。有了资金,我们马上更新了设备,大大提高了产制效率。目前,我们日均生产茶叶200公斤,预计全年可产干茶叶50吨,产值预估将达到900万元左右。”

杭州市税务部门探索推出的“税银贷”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为解决茶企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全新渠道。而持续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的努力,则为茶叶专业合作社增加了规模化、品牌化生产的动能。

在杭州市淳安县鸠坑乡,近1万亩茶园位于海拔300多米的高山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春茶鲜、甘、爽的特点,给周边农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税务春风服务队给我们送来减税政策,真金白银的优惠让我们提振了信心。今年我们推广有机肥和生物绿色防控设备,更新升级后干茶品质会更好,收入也能增加不少。”万岁岭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贵华喜上眉梢。

该合作社是淳安县拥有1000多亩茶田的茶业大户,通过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分散生产与规模化加工有机结合。去年,鸠坑乡实现春茶产值5080万元,直接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便民服务“添香”茶产业链

甘醇的白茶、清香的绿茶、醇厚的红茶、陈香的黑茶……在美町宝植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工厂车间里,常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

作为全国速溶茶提取行业中的佼佼者,该公司通过加工新鲜采摘的茶叶,提取出茶不同的风味元素,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旗下的茶产品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畅销海内外,该公司财务总监尹仁革说要感谢税收政策的支持。

“税务部门定期开展宣传辅导,帮助企业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政策,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尹仁革介绍道,“去年我们公司社保费减免近140万元,今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预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达到85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625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税费红包,让我们创新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除了冲调茶等茶衍生品销售的红红火火,茶叶消费市场的扩张也直接带动了配套的茶机械行业的发展。

作为全国茶叶机械行业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春江牌”茶机畅销全国,产品还远销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多个海外国家,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

“以增值税税率降低政策为例,从去年到今年截至目前,公司大概因此享受50多万元的税款优惠。”谈起税惠对企业的支持,企业财务负责人丁先生说:“有了税收政策的暖心帮扶,加上全体‘春江人’的不懈奋斗,我们公司会有美好的未来!”

数字化转型推动茶旅融合

作为西湖龙井茶最大的产区,每年三四月份,龙坞茶镇便成为杭城茶香最为浓郁之处。青山绿水、悠悠茶香,近年来龙坞已蜕变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三角网红旅游小镇,“龙坞茶镇茶乡之旅”也于2018年入选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曾经从事酒店业的王金是绍兴人,2011年一次偶然的龙坞品茶之旅,把她留在了杭州。从一家餐厅、几幢民宿到一片茶园、一个茶文化体验中心,再到定制游、主题游……以龙坞的茶为新起点,龙坞“周末风”餐厅创始人王金正不断挖掘着茶文化的丰富外延。

“近年来,我们明显感受到减税力度越来越大了。”王金笑着向前来走访的税务人员表示感谢:“我们去年近200万元收入享受了免税,我们准备把省下的税款,用在开发相关的茶文化休闲游产品上,通过融入杭州文化,突出杭州特色,为茶文化诠释新的内涵。”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为茶企服务,杭州税务部门通过数字化税企服务智能平台等沟通渠道,主动为龙坞茶镇商家推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进而提升景区服务品质。一系列实打实的惠民纳税服务举措,坚定了小镇茶企传承和创新茶文化的信心。如今,茶文化体验等休闲游产品在龙坞茶镇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已达到30%~40%,旺季每日平均接待茶文化体验游客超过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