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宁波公布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浙江蓝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经过一年的发展,蓝禾医疗已经从小微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而这条“蜕变”之路,始终有税收支持相伴。
“过去一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我们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浙江蓝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军感慨地说,“如今,生产车间的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车间外新厂房配套设施也在稳步完善中。”
2020年初,面对全国医用口罩的巨大缺口,作为专业研发、生产口罩等医疗及防护用品企业的蓝禾医疗在大年初三复工,以首批重点口罩生产企业的身份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口罩供应“接力赛”。
“当时,在原材料进价翻了数倍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口罩的出厂价格不变,并为员工开出4倍工资,向武汉无偿捐赠了10万只口罩。”曹军说,这背后有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有“银税互动”的雪中送炭。
2020年,蓝禾医疗享受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购置设备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和公益捐赠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合计1100余万元,通过“银税互动”获得贷款1940万元。“在优质高效的办税服务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更增强了为疫情防控作贡献的信心。”他说。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蓝禾医疗开始从全力生产转向研发、生产双轨进行。
“税务人员建议我们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还从立项申报、资料填报、规范研发费用辅助账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辅导,让我们受益很大。”曹军坦言,“一系列实打实的帮扶措施,让企业在创新领域跑出了‘加速度’。”
目前,蓝禾医疗已组建一支16人的研发团队,1个能够独立出具第三方报告的实验室,获得口罩方面的专利50多项,还是1个国家标准和1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成功,2020年,除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607万元外,还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860万元。”曹军表示,今年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将加速企业转型升级、迈向智能化生产的步伐。
“公司原有生产车间约7600平方米,去年又投资扩建了25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新增的车间,不仅配套了无尘设施和自动流水线,用工需求也跟着上来了,去年一年累计新增用工岗位105个。”他说,一个良性循环已经形成。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我们不断加快创新步伐,而在这过程中享受的各项税惠政策,又为企业拓宽发展的边界提供了内动力。”曹军说,从立足口罩生产制造和产品储备,到研发形成口罩产能储备,蓝禾医疗的未来发展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