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些手抄本

2021年05月14日 版次:04        作者:姜卫国

1982年,我考入齐齐哈尔市税务局,经过半年系统的业务培训后,被分配到铁锋分局,成为一名税收专管员。

为了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我准备了一个大笔记本,专门摘抄适用的税收政策。寒来暑往,我手抄的内容越来越多,手抄本里间或还粘贴有关业务的剪报。与此同时,我的业务水平也渐渐有了进步。一天,二科的聂科长与我们科长一起研究税收业务问题,同在一个办公室的我听到后,根据手抄本里摘抄的文件规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看完我翻出的文件规定,聂科长露出满意的笑容,那一刻,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从那以后,找我探讨税收业务问题的同事陆续多了起来。

乐此不疲的我,手抄的动力更足了。在我看来,那些手抄本是下户工作的忠实伙伴,是宣传税收政策的教科书,是征管业务水平上升的阶梯,是领导和同志们赞许的目光,是纳税人满意的笑脸,是参加业务竞赛的嘉奖通报,更是引领我一步步登上业务培训讲台的教案。

记不清从何时起,文件从油墨印刷变为计算机打印,字迹清晰页面洁净的文件,看起来赏心悦目,手抄起来轻松快捷。后来,纳税人可以定期收到税务机关发放的《税收政策法规汇编》,而我依然坚持着手抄当下适用税收政策的习惯。

光阴荏苒,随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持续推进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纳税人缴费人想了解或查找某个文件,只需用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完成操作,税务人进行税收政策宣传也无须面对面,微信推送可以即时送达。

年近退休的我,早已告别了手抄,学会了用手机拍照留存。但是,早年间那些手抄本,我一直珍藏着。泛黄斑驳的一个个手抄本,像光盘一样刻录着我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执法优化和服务便捷留下的生动注脚。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