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草木葱茏,暖风熏人。又是一年端午节,行走在粽香弥漫的街巷,一首首关于端午节的诗词载着岁月的情愁,荡漾在我的心头,讲述着那段久远的故事。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唐代诗人文秀的这句诗开宗明义,端午节有着纪念屈原的意义。文秀感叹:“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时至北宋,诗人张耒也在悲叹:“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陨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原沉江明志,身死魂存。他写就伟大诗篇《离骚》,开创一代文风,对后世文学和士子精神影响深远。我们虽如沧海一粟,如何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依然值得深思。
思绪绵延时,巷口跑过去一个小男孩,手腕上的五色线跳跃着,一闪而过。我忽然想起《浣溪沙·端午》中的词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北宋词人苏轼用极具特色的习俗,描绘出富有人间烟火气的画面。这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母亲在端午节前总给我们几个儿女准备好五色线搓成的手链,提前给我们戴上。姐姐戴着开心,我却不喜欢,觉得这是女孩子才戴的东西。但是母亲说得很严肃,说这手链可以驱邪祈福,还说只有过了端午,遇到下雨天的时候才可以解下来,放在雨水里,自然流走。于是,我也就遵从母亲的嘱咐,照做了。待到我有了孩子,母亲又把这五彩手链拴在了我孩子的手腕上,此时的我虽然不再相信这些说法,但却愿意让母亲的五彩手链传续下去。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粽香弥漫,一首首诗词继续讲述着屈原的故事,从古至今,不曾间断。如今,我已成家立业,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留给我更多的是有关家国情怀的感悟。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临汾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