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新引擎 助推税收新发展

2021年06月16日 版次:02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有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面临新形势,税务干部队伍建设被赋予了新的重大责任和艰巨任务。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党委的部署要求,北京市税务局党委坚持以数字人事作为引领干部“一心向上、一生向善”的坚实抓手,为干部考核插上数字化的“金色翅膀”,逐步实现从“以人管人”到“以数带队”的飞跃,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整体活力,为首都税收工作跑出“加速度”增添了新动能。

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以数兴税”

北京市税务局党委按照税务总局党委推行数字人事考核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和架构设计,紧密结合首都税务系统实际,旗帜鲜明地将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数字人事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北京市税务系统落地见效,促进首都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领航争首善。始终坚持“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牢固树立税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把政治标准放在数字人事考核内容的首位,“党建评价指标”占到内部评价分值权重的25%;将政治表现作为对干部的首要观察维度,切实将党管干部的原则落到实处。把创建首善税务机关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引领广大税务干部将首善标准融入首都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构建体系促考评。形成以职业基础为根基,以平时考核、公认评价考核、业务能力考核和领导胜任力考核为支柱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综合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考核范围囊括不同层级的每名干部,并对不同层级的指标构成进行有效区分;考核内容则结合平时与年度、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进行全方位考察,并突出实绩;考核方法上秉承无差异无管理的理念,采取动真碰硬的考核措施,确保考实考准考出成效。2019年、2020年,北京市税务局机关共有1083人次数字人事考核成绩位于第一段,充分彰显了数字人事促考评、带队伍的作用。

助力改革谋发展。紧紧围绕各项重大改革攻坚任务,积极探索“数字人事+”的工作模式,确保改革推进到哪里、数字人事就跟进到哪里。创新打造“数字人事+减税降费”,制定《减税降费办公室专岗人员数字人事专项考评办法》,有效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在北京落实落细。创新打造“数字人事+发票电子化改革”,以事项为基点、业务岗位为节点、任务落实为考点、风险防控为关键点,突出嵌入式、自动化考核,助力发票电子化改革在北京稳步推进。

记录干部成长,坚持“以数治队”

北京市税务局党委充分发挥数字人事平台数据管理累积化优势,以翔实的数据作支撑,打造了“一人一账户”,建立按“人”归集的考核指标,从三个维度健全完善干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清晰记录干部成长轨迹,清晰描绘了干部成长蓝图。

精准打造成长账户。科学分类、连续记载、量化记录职业基础、平时考核、公认评价等各类基础数据,同时尊重差异、分类补录,形成每名干部的“个人成长账户”。从入职时的学历学位、考录成绩,到入职后取得的专业资格证书,从平时考核的日常成绩到年度考核的汇总成绩,在这个独一无二的账户中,干部既可以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查看自己的“储蓄值”,也可以查看年度考核情况或者历史综合评价;领导既能从宏观上把握干部职业发展轨迹,又能从微观上了解干部某阶段工作情况,确保工作实绩有迹可查、有踪可循。目前,北京市税务系统14946名干部全部拥有了自己的“个人成长账户”。

累积形成数据链条。依托“个人成长账户”,通过每日考勤、按周记实、按季评鉴、半年测评、按年合计等方式,把干部日常工作、德才表现细化成数据,累积成季度、年度完整数据链条,展示工作表现及变化过程。这种时时积累、次次积累、逐年积累,实现了同级同类人员横向综合对比和单项对比,以及干部个人不同时期纵向综合对比和单项对比,为每名干部的成长建立了精细科学可比的“坐标系”,激励广大干部横向比领先、纵向比进步。数字人事系统运行两年来,已逐渐成为北京税务系统干部成长进步、提升自我的“比武场”。目前,北京市税务系统取得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1462人,共有28人入选税务总局领军人才。

立体描摹干部画像。在数字人事的视野内,考核评价干部可结合年度和历史的成绩综合考量,并且政务服务“好差评”情况、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得分、地方党政考核三方面因素均纳入指标权重。这一评价方式扩展了多个层面,完善了评价角度,用最细致的笔触勾画出每一名税务干部的3D面貌,让针对每名干部的考核评价更加全面、历史、辩证。此外,根据税务总局数字人事“1+9”制度体系,进一步修订了《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数字人事实施办法》等“1+9+1”规章制度及配套文件,调整改进指标设置,从而使考评更加契合税收事业发展。

树导向强激励,坚持“以数驭事”

北京市税务局党委以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强化结果运用,将数字人事与实绩评估、提拔任用、考核问责等紧密挂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

做选人用人的“刻度尺”。制定数字人事结果运用办法,在开展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等8项工作时,充分运用数字人事数据信息。2019年、2020年,北京市税务局机关共有383名考评成绩位于一段的干部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在干部选拔任用、组织领军人才报考等工作中,严格遵守个人绩效结果相关规定,自推行以来共有20名符合要求的干部晋升领导职务,77名符合要求的干部积极报考全国税务系统领军人才,充分激发了干部争先创优、拼搏奋进的热情。

做组织绩效的“助推器”。畅通组织绩效向数字人事的指标传导机制、数字人事向组织绩效的结果反馈机制,有力促进组织绩效目标的落地落实。仅2021年第一季度,干部就根据组织绩效指标编制个人绩效指标8.6万余条,形成了“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局面。在“数字人事+绩效管理”双轮驱动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荣誉138项;在助力首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服务冬奥会筹办、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任务中贡献了税务力量。

做关爱干部的“新平台”。依托数字人事平台,在干部政治生日、重要节日,及时发送祝福贺卡;通过分析干部工作纪实、考勤情况等,了解干部实际,帮助干部解难题、办实事,切实发挥数字人事凝聚人心、汇聚合力的重要作用。针对数字人事考核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沟通反馈,重点做好成绩靠后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干部比学先进、找准差距、不断提升,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广泛凝聚共识,坚持“以数育人”

北京市税务局党委紧密围绕税务总局数字人事工作的目标愿景,将数字人事文化建设与税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促相融,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厚植成长成才的干事土壤,凝聚争创首善的文化共识,打造知行合一的文化价值,培育向上向善的首都税务人。

以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打造引擎。开展科学合理的个人成绩测算,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加减分项,将确认后的年度成绩计入个人成长账户。鲜活的年度成绩成为具体可感的事项,“人人都不是事业发展的局外人”理念深入人心。开展学用结合的“业务能力升级测试”“领导胜任力测试”,全面、公平考查干部能力,量化可比的考核结果,引导广大干部正视不足、迎头赶上,为自己“充电”“加油”蔚然成风。

以求真务实的干事氛围激活动力。打造干部的“干事记账本”,干部依托数字人事系统查看任务推送、自拟工作任务、进行工作记实,日常工作积累成为可视化文字记载。打造领导的“动态监控站”,领导干部通过查阅干部工作日志,获悉工作进展,加强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反馈、评价。数字人事工作推行以来,各级领导干部推送工作任务5万余条,干部自拟工作任务8.2万余条,进行工作记实294万余条,干事氛围越植越浓,创新活力越积越厚。

以凝人励人的文化共鸣体现关怀。通过深入培训提升参与感,分层次、全方位开展专题汇报、集中辅导和云上课堂,对“1+9”制度办法进行重点解读,对系统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回应干部关切。通过进度追踪化解负担感,成立专项工作组,及时沟通需求,破除干部参与其中的冰点、盲点。通过宣传辅导增加认同感,多渠道挖掘宣传载体,编制工作导航、发布H5小程序、编写工作动态,全面讲述数字人事故事。此外,推动数字人事理念“走出去”,迎接希腊税务局、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访问交流,经验做法获得交流团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