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一片革命的、英雄的土地。从新中国政权建设和城市政策的试验田,到如今高端产业聚集、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石家庄日益现代化、国际化的身影,愈加清晰。
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这是朱德在西柏坡欣闻石家庄解放后挥毫写下的《七律·攻克石门》,这首诗被镌刻在石家庄解放纪念碑上。
在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形势图上,石家庄是第一个插上红旗的大城市。1947年11月6日至12日,人民解放军历经6昼夜的浴血奋战,攻克华北重镇石门。13日,朱德发来嘉奖电:“这是很大的胜利,也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石家庄的解放,让正太、平汉、石德铁路线交通枢纽得到掌控,也让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石家庄成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基地和后勤支援地,更重要的是为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创造了条件。
1948年5月~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而石家庄作为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成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和城市政策的试验田。在这里,孕育了新中国中央政权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金融业等多项事业在这里萌芽起步,为全国解放和建设提供了范例,为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立新中国积累了经验。
今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石家庄打赢了一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每一名经历了这场大考的石家庄人都是这座城市的英雄。
高质量发展日新日进
在石家庄的很多地名中,可以看到石家庄发展的历史脉络,棉一、棉二到棉五,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北轻工业发展的辉煌。
如今的石家庄,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基本确立,“十三五”期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在内的“4+4”现代产业增加值达到2275.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3%;“城市、区域、园区、生态”四种类型经济布局协调优化,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石家庄的医药产业基础雄厚,拥有石药集团、华北制药、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等一批优势企业。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了中医药的硬核力量;石药集团“恩必普”,填补了我国脑血管领域无自研高技术药品的空白,见证了中国创新药的出海之路。在石家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占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超过60%。
2020年,石家庄市生产总值达到5935.1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55元,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翻番”目标。而奋斗在这片热土上的石家庄税务人,也参与创造了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凡业绩,“十三五”时期,全市减税降费累计达1400亿元,组织税收收入累计达4388亿元。2020年,纳税人满意度取得全国省会城市第五名的好成绩;在河北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石家庄市税收指标全省排名第一。
一组组数据,恰似时光之足,丈量了石家庄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脚步;又似如椽之笔,绘就了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新画卷。
美好蓝图未来可期
一条河,能给城市和人民带来什么?是保护,是生机,也是发展。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曾滋养了石家庄的农耕文明,也曾因无序发展导致黄沙四起、污水横流。近年来,随着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的大力实施,“一鞭晓色渡滹沱,芳草茸茸漫碧波”的美景得以重现。
位于滹沱河沿岸的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于2019年8月挂牌,挂牌以来,累计新注册企业达到1200多家,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57亿元,为石家庄的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落户,中国·石家庄医药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相继开展,让石家庄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2021年第二季度石家庄市共安排重点项目363个,总投资818.5亿元。通过招来新项目、壮大老项目,石家庄进一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高品质特钢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
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区、62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集聚的数字经济小镇、加紧建设的君乐宝科技示范项目……在石家庄这片土地上,到处显现着蓬勃生机。
风帆启航再驰骋,大海扬波作和声。步入新发展阶段,石家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征途漫漫,在一代代石家庄人民的接续奋斗中,一幅更加美好的蓝图,将一笔笔描绘成现实。
■党史小知识
解放石家庄:石家庄,旧称石门,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重镇,战略位置重要。在攻打石家庄前,朱德总司令和主要指挥员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耿飚等共同制定了作战部署。1947年11月12日,历经6天6夜的石家庄战役胜利结束,这是解放军攻打大城市的首次尝试,不仅为攻占大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且扭转了整个华北战场的局势,同时对发展解放区工业、财贸等事业以支持全国战场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