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魂、税收情……”近日,伴随着昂扬的旋律,国家税务总局滨州市税务局文艺党课在市传媒集团落下帷幕。这次文艺党课共分14节微党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全市税务干部奉上一堂集艺术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以滨州为腹地的渤海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由冀鲁边区、清河区合并而成。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一度成为整个华东战场的后方基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滨州市税务局用活用好老渤海精神这一宝贵红色资源,挖掘典型事迹,深入第一现场,办好惠民实事,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活教材”现身说法
“没想到,收税还要持枪!”青年干部听完老党员王观玉讲述党史、税史后感慨道。
新中国成立前,税务干部下乡收税的路上常有抢劫案件发生。为保护税款,他们不得不带枪上阵。92岁离休干部王观玉就是亲历者,他说:“咱是党员,越是危险越要冲在前面。”
“一名革命老兵,就是一部红色教科书。”该局党委班子成员认为,要把老税干的故事提炼好、宣传好,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打造一批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活教材。
“铁腿”税官张群、“中国好人”孙海林、“公益达人”荆聿成、有着66年党龄的老革命吴凤仙……经过多轮推荐、选拔,12位老税干组成税史教育宣传团,为全市干部讲述税收往事,传承老渤海精神。同时,该局将他们的故事制作成《一只老皮箱》《烽火岁月里的向党红心》等“老渤海精神传承”系列视频,作为党性教育教材在公开场所和新媒体展播。
把党课搬到第一现场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老棉袄放在担架上’,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81.9万民工随军支前,捐物捐资热情高涨,老渤海精神不再是一句干巴巴的口号……”在惠民县税务局的党员笔记评展上,一段参观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后的心得显得尤为真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滨州市税务局以“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为引领,从被周恩来树立为“棉区一面红旗”的杨柳雪,到渤海革命纪念园,再到大马峪红色教育基地……把体现老渤海精神的红色资源“连珠成串”,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经典路线。该局党建科吴波说,把党课搬到第一现场,从本土红色土壤中汲取养分,更容易入耳入脑入心。
“大马峪村是‘邹平市巾帼党性教育基地’,抗日英雄刘旭东当年……”在该局举办的“感受渤海精神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论坛上,青年代表侃侃而谈、各抒己见。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宝广表示,现场教学就是要真正学深悟透、触及心灵。近期,该局通过举办系列主题党课展评和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老渤海精神成为沉淀自我的“精神食粮”。
聘请“体验师”建言献策
“今年3月,我提出了机关单位社保费缴费方式死板、流程繁琐、耗时耗力的问题。4月,全县机关单位通过电脑远程就完成申报、缴费和打印完税凭证业务,只需3分钟。”惠民县“税收营商环境体验师”路先生说,税务部门牵头工作做得好,把实事办到了实处。
像这样为涉税服务“挑刺”的“税收营商环境体验师”,滨州市税务局先后聘请了96名。这是该局“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用心用情办好惠民实事,是践行老渤海精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为此,该局列出10类100个项目清单,目前正有序落地。
针对部分住房未能办理不动产证的历史遗留问题,博兴县税务局干部深入24个遇到这一问题的小区和5个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调研,与住建局等部门多次会商,最终形成“一条龙”式的解决方案,为2385户群众顺利解决问题。
位于邹平市的世界500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日前“喜提”退税5.1亿元。原来,税务干部上门辅导时,发现企业有两笔大额税收优惠未办理,当即告知并现场辅导,帮助企业办理退税。
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引擎”激发起该局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滨州市税务局已走访重点税源企业81家,征求意见建议39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个,推出的“滨城云税”和“马燕党代表工作室”等品牌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