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改革旗帜 激发创新活力

——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打造“广西样本”
2021年11月26日 版次:04        作者:张鲲翼 黎冰轮 黄玫洁 方芳

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十四五”时期税收征管改革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和总体规划,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时代之需、民心所向。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党委高度重视《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党委书记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领导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推动落实,全面开启税收征管现代化新征程。

做细“一揽子”统筹。坚持聚焦“社会三方”,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关切、聚焦党委政府关心、聚焦有关部门关注,并入改革整体考虑,“一揽子”统筹设计完善配套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和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领导抓统筹、有部门抓牵头、有干部抓落实,推动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合作、协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深化改革共治格局。

重视“一体化”推进。注重调动“三个主体”,以“自治区局主导、市县局配合、全员参与”为抓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上下一心,深入推进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税务监管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全力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招鲜”特色。对贯彻落实税务总局落实《意见》的100项措施坚持做好“三个动作”,对由税务总局层面实施的17项任务“一律不动”,对税务总局要求各地实施的40项任务“闻令而动”,对税务总局允许各地探索实施的43项任务“主动行动”。在“主动行动”中,围绕“三个更加满意”目标,充分发扬基层首创精神,不断推出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标杆性,符合中央要求、符合纳税人缴费人期待的广西税务创新项目举措,以“小切口”实现了“深突破”、带来了“大变化”、取得了“好效果”。

《意见》绘就了数字化背景下智慧税务建设的宏伟蓝图。

广西税务部门始终坚持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业务与数据的深度融合为抓手,加强数据集成,持续开展数据治理,不断深化大数据应用,着力夯实征管基础这一“地板”问题,全力破解创新这一“天花板”问题。

对内,广西税务部门厘清业务场景与数据的内在关系,打牢数据基础,提出更多创新业务场景,做到业务场景数据的充分收集、测试、验证,做到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对外,广西税务部门以提请《广西壮族自治区税收保障条例》列入自治区立法计划为契机,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打通各部门、各行业涉税数据与税务部门的共享渠道,提高税收数据治理参与度,为深化大数据集成、分析和应用夯实了数据基础。

健全规范协同 推进精确执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西税务部门以提请《广西壮族自治区税收保障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为切入口,不断夯实执法制度基础,精准把好执法尺度,严格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推出多项措施优化税收执法方式,营造了广西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健全制度显规范。在推进完善税务执法制度和机制上,广西税务部门坚持支持和规范并重,持续跟踪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动向,推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提升税收管理质效的指导意见》《平台经济税收服务管理指引(试行)》等一批具有创新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全区建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执法行为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研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落地情况,进一步增强税务执法的规范性。

“《实施规范平台经济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若干措施》明确了平台注册会员委托平台经营者代开的条件,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激发我们市场活力的‘催化剂’。”广西新龙物流公司负责人王中岳为平台经济这一新业态领域税收管理服务制度的规范性点赞。

——规范执法彰显公正。广西税务部门稳步推动从经验治税向依法治税、科学执法稳步转变,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税收执法信息公示平台运用,提升执法透明度;坚持安全底线原则,及时拦截“三假企业”,防范假平台侵蚀国家税基、影响地方财力;探索“一户式”风险事项统筹推送,在南宁、柳州开展低风险直推项目试点工作,及时提醒纳税人自助更正低风险疑点;组建广西警税联合作战实体化机构,创新“职务互任、身份互挂、数据互联”模式,协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

——柔性执法显温度。广西税务部门开展税务稽查说理式执法,运用说服教育、提示提醒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推进简易处罚事项网上办理;落实“首违不罚”清单制度。今年以来,对17项轻微违法且及时改正的行为按照不予处罚标准进行处理,作出不予处罚2.59万户次。其中,“首违不罚”0.93万户次,占比达36%。

“‘首违不罚’政策对我们起到提醒作用,同时传递了执法温度。”此前,广西东兴市城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按时申报当期环境保护税,税务部门发现该情况后立即联系企业补充申报,并在限期改正后依法不予处罚。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先生认为柔性执法对增进税企互信、促进税法遵从起到了积极作用。

线上线下共融 做好精细服务

为纳税人缴费人服务永远在路上。围绕建设“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的税费服务新体系要求,广西税务部门从“供给侧”服务向“需求侧”服务转变,精准识别和分析纳税人缴费人的实时和潜在需求,通过智慧税务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逐步促进纳税人从“被动遵从”到“主动遵从”,再到“协同遵从”的转变。

——提升线下服务智能性。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转变,步步推进,层层突破。广西税务部门深化企业开办“一窗通”改革,实现市场监管与税务实名认证信息共享互认,把税务环节平均办结时限压缩至28分钟;优化线下无障碍服务环境,向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顺畅便捷的缴费服务;持续压减纳税缴费次数和时间,落实不动产交易税费集成办理规范,平均办税时长由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全区设立183个办税点、微税厅,将实体办税服务延伸至乡镇、街道;在钦州市启动跨区域(市)事项办理试点,实现42项业务跨区域(市)通办,档案资料无纸化流转。

——提升线上服务便捷性。广西税务部门不断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优化电子税务局功能模块,落实“一网畅办”(即企业税费事项网上办理、个人税费事项掌上办理),逐步实现简易事项“一键办”、复杂事项自动预填,纳税人缴费人确认或补正。截至今年10月31日,广西214项企业涉税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现在,发票申领可以网上办,邮寄送达,还免邮费!”钦州市保城劳务有限公司财会人员李静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领票申请后,办税服务厅迅速组织专岗人员审核相关信息,当晚就将发票快递到纳税人手上。

——提升特色服务创造性。“小切口”改革推动服务大提升,广西税务部门积极推行个性化便民服务,探索出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做法,包括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内新生儿医保参保报销指尖“一条龙”办结、医疗费用报销“零跑腿”、新生儿出生即享医保,“信任服务”精准推送涉税风险提醒,“免打扰”帮助纳税人自行纠错,自助办税终端进社区,率先推广纳税健康码,实现企业税务“一键体检、一码全晓”……

广西粤道汽车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黄女士表示,纳税健康码就像随身携带的信用名片,公司的信用级别等信息“码”上呈现,可直观地向客户展示公司的纳税信用情况。

——提升征纳双方互动性。征纳互动平台是提高纳税服务精细度的重要阵地。广西税务部门倾情提供“电小税”网上集成咨询服务,构建全区122个县(区)局税务人员实时在线,自治区、市、县三级联通征纳互动新机制,通过“智能+人工”“集中+分散”网上集成咨询服务新模式,实现纳税咨询数据和人力资源共享,解决纳税人网上办税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电小税”作为纳税人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互动工具发挥积极作用下,“问、办、查、评、送”一体化正在逐步实现。

今年1月~10月,全区“电小税”智能客服共受理纳税人约120万次咨询。其中,机器人客服解答约为105万次,人工客服解答约为14万次,纳税人对“电小税”评价满意率达96%。

公平公正公开 实施精准监管

精准实施税务监管是营造公平公正税收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广西税务部门以《意见》提出的“深入推进精准监管,建设税务监管新体系”为指导,构建“无风险不打扰、低风险预提醒、高风险严监管”精准监管新体系,提升税收监管效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严厉打击“三假”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是对守法者最好的保护。广西税务部门联合公安、海关、人民银行,全力完成打击“三假”违法犯罪工作,建立联合打击虚开骗税合作机制,查处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摧毁一批虚开骗税团伙,确保“双打”两年专项行动圆满收官。

强化税收大数据应用,发挥税收稽查利剑作用。广西税务部门积极探索以数据为核心的税收风险管理创新发展研究,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扫描,从数据相关性分析中,确定风险分布及风险特征,精准定位发票虚开高发地区、高发行业、高发人群,分析识别潜在风险企业,让打虚打骗工作更加常态化、精准化。同时,应用技术手段,提高虚假办税人员身份识别精准度。目前,已识别出“合成人像”嫌疑人员245人,涉案企业498家,并且在全国率先破获利用虚假“人脸识别”虚开发票案件,进一步降低了虚开骗税风险。

据统计,2021年1月~9月,广西税务稽查部门立案检查涉嫌虚开和骗税企业1763户,查结1258户,查实虚开609户,定性对外虚开、取得虚开发票16.96万份。

——建立健全新型监管机制。广西税务部门推出“信用+风险”监管,运用税收大数据,对纳税人涉税风险进行“实时画像”,突出做好精准分类施策,对存在低风险行为纳税人加强政策辅导,构建税企良性互动关系。

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广西税务部门利用平台交易数据可共享可追溯的特点,围绕实现平台经济风险协同管理、各环节全链条闭环管理,构建数据共享渠道,打造平台经济税收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梳理和有效化解了平台企业的制度风险、管理风险、服务风险。

“经过税务部门‘把脉问诊’,‘对症开方’帮忙建立涉税风险内控机制,消除了涉税风险和隐患,化解了我们的担忧。”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欧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先生说道。

——探索场景数字化治理。税收工作由一个个税收活动小场景组成,对税收场景进行全要素数字化的“全景扫描”,可以把税收工作重点环节一一串联,推进税收监管智能化。广西税务部门从税收活动小场景切入,重点扫描新业态、大企业的税收要素,推进税收风险事前预警管理,努力让税收监管更精准、监管效能最大化,引导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大企业“税务护航”行动,广西税务部门为8个集团公司量身定制了《税收风险防范与服务手册》,提出税收防范建议119条。

“税务部门的场景数字化治理机制,多角度引导我们防范了涉税风险。”胶合板企业扶绥县晟耀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苏小英说。

——加深税银监管互动。护航守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广西税务部门充分运用“信用+风险”深化“银税互动”,将受惠企业范围进一步扩大至纳税信用A、B、C、M级的纳税人,有效覆盖80%的市场主体,引导纳税人增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助力企业“增信减负”。

据统计,2021年1月~10月,广西“税银互动”贷款达1010.9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0.37%,为6.75万户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助力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深化拓展共享 推动精诚共治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广西税务部门坚持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效应,推动与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打造广西特色精诚共治新格局。

——加强部门协作推进改革。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税收治理由税务主导向部门联动拓展,能够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打造办税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广西税务局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将不断健全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新格局,为深化精诚共治打下坚实基础。

广西税务部门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税收保障条例》,建立“局领导对接机制”,与市监、社保等部门签订涵盖执法、服务、监管多方面的双边合作备忘录,构建“1个条例+N个部门双边备忘录”相结合的部门协作新机制。各市税务部门与当地政府及各部门同步建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财税主管,55个政府部门、各县(区)政府共建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打破各部门间涉税信息壁垒,扩展自治区、市两级税收共治“朋友圈”。

广西税务部门与市监、财政等多部门共同依托企业开办智能审批系统,大力推行“一网受理、并行审批”串并共行链条式业务办理模式,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通办”,符合条件新办企业登记手续从13个环节压缩至1个环节。

推进非税征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各职能部门协同共治。广西税务部门与自然资源、人防、水利等部门搭建非税征管信息互联互通系统,使业务从办理到办结涵盖贯穿各部门的多个岗位,非税项目实现受理、审核、申报缴纳全流程线上流转办理、全程免填单“非接触式”办理,减免事项实现网上录入、审批流程网上流转和全流程监管。目前,广西缴费人办事缴费环节时长由平均3个工作日缩短至即时办结,由多次多头跑变为全程网上办。

聚焦营造纳税人缴费人更加满意、各级税务机关更加满意、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满意的公平营商环境,广西税务局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等24个部门构建了协调联动机制,确保破产案件信息传递及时、共享全面,协商规范破产清算中税费债权申报等事项,提升破产注销退出效率,依法保障破产、重组企业的发票领用、信用修复。截至今年7月,该局共接收受理破产案件93件,申报税费债权约2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市场主体结构。

——加强社会协同同向发力。广西税务部门通过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举办多样普法“六进”活动,提高群众参与治理力度,提升社会税法遵从度。

“税务干部带领我们‘小小税宣员’进企业开展税法宣传,让同学们实地感受到了税收对提升企业核心科技及助推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北海市海城区第十八小学校长董向英说。

此外,广西税务部门与自治区工商联在全区启动推广“春雨润苗”党员联络机制,向2200多家商会协会派驻党员服务专员,与商会协会党员一对一结对,打造“税+联+商”合作共进新模式,精准对接小微企业需求;推行“税费辅导周三见”活动,分门别类地为各地小微企业提供“滴灌式”宣传辅导,助力小微企业精准掌握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强化税收司法保障。税收司法保障质量的加强,是税收征收管理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2021年7月,广西首个警税联合作战中心在桂林成立。紧接着,钦州、南宁、玉林、北海、柳州等市级税务部门陆续挂牌成立警税联合作战中心,持续推动警税全方位深度协作。

今年以来,广西税务、公安、检察院、海关、人民银行、外汇管理、法院等多部门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围绕数据共享、线索移交、联合研判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实质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公安、税务两部门不断建立、健全、建强警税联合作战中心,构建起“1+1+N”警税联合作战框架体系;海关、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大力保障相关资料信息和数据信息共享;司法、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形成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互补、高效联动的良好格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广西税务局党委书记汤志水表示,下一阶段,广西税务部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深入推进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探索推出一系列高集成功能、高应用效能的信息化服务管理举措,更好地服务广西市场主体发展,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