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充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广大党员在重温辉煌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从感悟初心使命中汲取奋进力量,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挖掘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最生动的精神财富。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讲述着一段难忘的红色故事,都体现了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全省犹如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各类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可谓县县有红色故事,市市有红色景区。全省现有革命旧址2960处,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0多处,遍布全省11个设区市,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市)四级教育基地网络。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精神谱系上,江西的红色资源有着特殊地位,具有品牌大、数量多、条件优等特点。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如安源工人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万里长征集结出发,还有赣南梅岭三年游击战争、永新三湾改编、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发源等。红色资源也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要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和传播广泛性。挖掘梳理红色资源是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其深切的思想内涵,推进红色经典著作出版,而且要对相关历史文物开展积极抢救、征集、保护和研究,为更加全面系统地讲好江西革命故事打下基础,提供更多的一手资料。
打造红色名片
在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要按照特色鲜明、底蕴厚重、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原则,提炼出当地红色文化宣传口号,打造响亮的红色名片,这不仅有利于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广,也有利于增强当地群众的文化自信,凝聚加快发展的蓬勃力量。如江西就总结推出了“四大摇篮”红色名片,即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辽宁则首次提出了“六个标识地”红色名片,即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这六个标识地因随着时间轴线排列,具备唯一性和独特性,让人耳目一新、易记易传。吉林推出“三地三摇篮”红色名片,即吉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这些红色名片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在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中被广为传颂,取得很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发展红色旅游
目击为证、深度体验是旅游业的最大特色。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和重要渠道,在了解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04年到2019年,全国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次从1.4亿增长到14.1亿。其中,年轻人的占比越来越重,红色旅游市场年轻化趋势明显。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西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同时,不能否认,当前各地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相似、形式单一、参与性差等不足。今后还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红色旅游,一是坚持走内涵化道路。红色旅游既要有历史实物可见证,但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房屋、家居摆设,还要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可听,真正让游客留下深刻记忆。二是坚持走主题化道路。开展红色旅游不能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停留在表面教育。要结合现实工作的需要,明确活动主题,突出学习的重点。三是坚持走生活化道路。要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融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于一体,让游客们沉浸其中,达到寓教于游、以游促教的目的。四是坚持走品牌化道路。加大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精心打造红色精品景区,完善红色旅游目的地体系,推出红色精品线路。充分利用融媒体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红色文化品牌氛围,增强红色旅游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坚持走融合化道路。加强与绿色、古色等其他旅游资源融合,形成以红色为主导的多彩旅游产品;推进景区间融合,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形成主题性、复合性线路,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六是坚持走合作化道路。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积极开展跨区域、跨省际红色旅游的协作发展,推动红色旅游国际化合作,鼓励发展民间红色旅游。
传承红色精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用好红色资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传承红色精神,守好红色江山。当前,首先,要重点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实事关键是选得准、做得实,要抓住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以数字论英雄。具体做到四问:第一个是“问需于民”,帮老百姓办事,首先问老百姓需求是什么,根据需求来确定办实事的清单。第二个是“问计于民”,老百姓不仅知道要什么,还最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第三个是“问政于民”,就是出台政策、方案和措施,也要征求群众的意见。第四个是“问效于民”,特别是办实事结束后问一问群众,对办实事的效果满意不满意。办实事还要做到可持续,让群众能长期享受办实事的成果。要认真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深入研究办实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出持续办实事的目标与措施。其次,要善于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开新局的强大动力。在掌握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会议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基础上,学习革命先辈对党忠诚、清正廉洁、敢闯新路的精神,使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最后,要突出抓好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采用多种方式手段让红色课堂“活”起来,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读懂历史才能看得远,不忘初心才能走得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从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先烈遗愿,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