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赛场上,身穿国潮品牌——安踏服装的中国奥运健儿英姿飒爽,激烈竞技,一展风采。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服装合作伙伴,安踏负责提供奥运赛制服,包括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制服装备等。春节期间,记者来到位于福建晋江的安踏集团“永不止步”博物馆,跟随奥运足迹,探寻安踏从小渔村民企走向跨国大公司的秘诀。
税惠助力 “中国智造”
位于安踏集团982创动空间二楼的“永不止步”博物馆,室内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括科技区、文化区、党建区等八大功能区,展示了安踏30年创业和成长史,成为中国民族品牌崛起的缩影。
推开科技区的“奥运之门”,仿佛置身冬奥赛场。这里的一件件展品,一个个故事,都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奥运、拥抱奥运。
“短道速滑历来被视为‘冬奥皇冠上的明珠’。”馆内讲解员指着一件短道速滑比赛服说,“这是国家短道速滑队的比赛装备,采用新型全身防切割材料,能保护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对全身进行360度包裹,并且具有防风阻的性能。实践证明,国家短道速滑队穿着安踏的比赛装备,平均训练速度提高了2.5%。”
自2009年至今,安踏已连续8次成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已有275位奥运健儿身着安踏装备登上领奖台。“多年来,在涉奥企业相关税收优惠的支持下,安踏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已达数十亿元,申请专利2000项,预计到2030年,安踏研发投入将超过200亿元。”安踏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安踏之所以能够成为研发投入最多、拥有专利数量和品牌最多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与国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接续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进一步推动安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税企“一起向未来”
安踏“永不止步”博物馆的入口处,“安心创业,踏实做人”八个大字,诠释了“安踏”两个字的内涵与初心。“做好每件衣服每双鞋”的坚守,让安踏从晋江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
如今,安踏为30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几千家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作为纳税大户,过去十年安踏纳税总额超过3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1998年公司成立党支部,2008年设立党委。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公司党委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在挂满奖牌的党建区,这块由中共中央授予的牌匾十分醒目,成为了安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福建省税务局党建处负责人表示,安踏党建工作的做法对税务部门进一步做好党务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泉州税务部门借鉴安踏的成功经验,做到党徽戴在胸襟上,承诺写在岗位上。每到有重要任务,全体党员签下党员承诺书,承诺比普通干部多做一些、做好一些,再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诺言,彰显党员担当。晋江市税务局党委创新分片包干责任制,由局领导挂帅,分组挂钩若干镇街和异地晋商,与企业话乡情,为企业解难题。同时推动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出台,助推“企业回巢、项目回归、税源回流”。
“未来十年,‘全球化’将是安踏的关键词。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5年在中国市场力争第一,到2030年力争实现全球领先。”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说。在安踏创新争先的过程中,税务部门也将坚持做到落实优惠、升级服务,与安踏一起共同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