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黄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福建税务部门始终如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实现福建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贡献税务力量。
黄蕾表示,作为一名来自福建南平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十分关心关注家乡的绿色经济发展,考察调研不少从事绿色产业的企业,也看到了这些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的快速发展。
在福建邵武经济开发区,有270多家竹制品加工企业,每年生产的竹勺占全国产量九成,每年产生竹节、竹兜和竹粉近50万吨。“近年来,园区出现一批加工竹下脚料的企业,这些企业积极创新,运用先进技术,将竹丝、竹屑、竹刨花、竹粉等下脚料‘变废为宝’,加工成竹刨花板,有效减少了对自然林的采伐,这些企业的崛起与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黄蕾说。
福人集团森林工业有限公司是园区一家刨花板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每年可“吃”下20万吨竹下脚料。2021年,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1200万元,减免各类税款超500万元。黄蕾表示,正是在税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企业才有信心有能力加快生产研发和技术改造。同样,2021年,邵武市绿源人造板有限公司新上3个竹下脚料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超千万元,享受各类税收优惠减免近300万元。“实实在在的税收红利,为企业发展壮大增添了信心和决心。”黄蕾说。
黄蕾了解到,邵武市税务部门主动对接企业,组建税收专家团深入园区企业开展“点对点”精准辅导,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税收政策支撑,有效促进企业提产增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促生态保护和产业兴旺,绿色经济正成为南平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绿色产业集群完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0.2%,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黄蕾说。
“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如今的南平市迎来了‘五福临门’。”对家乡绿色产业的发展,黄蕾如数家珍:
——“做美‘一座山’,福山有洞天。”南平发挥国家公园品牌优势,持续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等项目建设,目前策划生成项目88个、总投资310.78亿元;
——“做香‘一片叶’,福茗更富民。”武夷山持续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2021年武夷岩茶品牌价值710亿元,连续5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品牌价值第2名;
——“做全‘一只鸡’,福芯造未来。”国家公园的好山好水,培育出优质绿色健康的食品产业。圣农集团打破国外垄断,培育出白羽肉鸡的“中国芯”,南平市将打造以圣农为龙头的食品加工千亿产业集群,做深做长做强全鸡产业链;
——“做深‘一根竹’,福竹更富足。”南平的竹林面积653万亩,占全省的40%、全国的10%。南平立足优势资源,育好竹,用好竹,不断完善全竹综合利用产业链,做深“一根竹”,让滔滔竹海涌“金浪”,用满山绿竹铺就富民路;
——“做活‘一瓶水’,福水更富美。”南平是闽江发源地,坚持用活用好水资源,推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农夫山泉等一批饮用水龙头企业在南平建立生产基地,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相信,有福建税务部门的扶持,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福建的山水会更美丽,百姓的生活也会更美。”黄蕾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