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车来回穿梭,机械臂有序挥舞,无人叉车自动派单,员工上下班、就餐自动人脸识别……2月24日,记者走进成都市金堂县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在已建成投产的项目一期厂区,只见5G+先进制造业的工业新场景,在这里已见雏形。
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的金堂县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是四川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代表性项目。近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印发《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纳入标志性重大项目160个,该项目名列其中。
金堂县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计划建设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并以高效电池无人智能制造路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后预计解决就业1万余人、创造税收20亿元。2021年,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后续建设目前正在加速推进。
“从项目前期调研,到一期建成投产,再到2022年新项目开工,税务部门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始终伴随基地成长和发展。”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宋枭说,国家税务总局金堂县税务局专家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快速回应项目建设中的各类涉税需求,有力保障了基地建设加速推进。
重大项目对带动投资、稳定增长、促进转型发挥着关键作用。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成都税务部门通过积极主动对接招商引资项目、深化与发改等部门的沟通合作、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措施,全面构建国际化税收营商环境,为项目有序推进提供良好条件。
在邛崃,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20万吨负极和石墨化一体化项目近日开工。以此为标志,全球单个项目投资最大的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服务好这个对地方经济举足轻重的重大项目,邛崃市税务局组建工作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并主动上门问需,助力产业建圈强链。
“税务事项办理非常顺利、舒心,在税务登记和日常申报等方面,税务部门高效服务、耐心指导,无论是微信、电话还是现场咨询,我们的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答复。”璞泰来项目负责人于宪说,税务部门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全过程中的有力支持,为项目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重大项目建成运行中,减税降费等政策红利的释放,为项目高水平运转增添了强劲动能。2016年,总投资100亿元的格力钛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在成都市新津区开工。项目主体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打产品。开工建设6年来,在格力钛项目的强力牵引下,1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新津,新能源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拥有电池、电机和电控方面的自主研发技术,是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优势所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的支持,有力助推了公司的科技研发。”公司财务负责人徐莎说,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强劲支持下,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池已进行了多次技术迭代,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新能源电动车应用场景。下一步,公司还将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拓展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