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2年伊始,青岛市共有27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2100亿元。伴随着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实体化运行机制”也进入正式运行期。2021年以来,青岛市税务系统围绕服务重大项目,全面铺开任务表,明确路线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助力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专员对接,项目建设全程帮办
为更好地服务青岛市重大决策部署,青岛市税务局对省市级重点项目实施跟踪服务,并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目前,全系统有25名二级巡视员(督办)“主动请缨,挂帅出征”,带领25支服务团队主攻重大项目服务,做到“专员对接,全程帮办”,助力项目高质量、高标准落地投产。
青岛朗夫科技集装箱流体包装袋项目的财务负责人齐菲说:“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税务专员一路相伴,帮助我们充分享受各类优惠政策,解决涉税疑难问题。”据了解,该项目签约即墨区后,青岛市税务局党委成员作为税务专员,针对项目提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等涉税问题,全程对接、帮办,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青岛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伍舫说:“职级干部‘挂帅’项目专班,能充分发挥他们懂政策又懂管理的优势,为项目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据了解,自专班成立以来,各项目专员搞测算、讲政策、出主意,全程“陪跑”项目建设,现已完成120个重大项目的调研服务工作,成为青岛税务系统服务项目落地的“尖兵队伍”。
专业服务,项目需求即提即办
服务重大项目过程中,青岛税务部门主动作为,运用税务云平台大数据,开展行业分析和项目调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属性的重点项目,该局制定了“签约落地政策包”“开工建设政策包”“投产达效政策包”,对重大项目的重大税收问题,提供事前政策确定服务。例如,针对先进制造业项目,该局重点辅导项目方用好留抵退税政策;针对高新技术类项目,侧重辅导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有关政策。
在青岛智能后视镜项目落地后,税务部门针对该项目可能适用的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购进设备器具扣除等,提前与企业沟通,帮助企业适用最优方案,助力企业发展。
在优化纳税服务方面,青岛市税务局发挥线上优势,邀请重点项目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加入“管家服务群”,定期推送热点政策解读,邀请税务专家24小时在线解疑释惑,实现政策即问即答,需求即提即办。
该局积极对接青岛市企业,开办一体化平台,将企业开办、申领发票等事项申请表进行整合,实现一次填报、一网通办;开发“双招双引”系统,与青岛市商务局实现系统对接,将从发改委、商务局等部门获取的相关项目信息导入该系统,实时监控,动态管理;打造联合分析机制,持续推进与市委政研室、发改委、工信局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形成更高水平科研成果;在蓝色硅谷功能区设立“税务蓝服务站”,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税动力;在市北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入驻设立税务专窗,为外贸企业提供出口退税业务和税收政策咨询“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