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税官工作室”: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22年03月18日 版次:03        作者:朱晖

东经121°48ˊ、北纬29°08ˊ,宁波市象山县石浦渔港,南田岛、高塘岛与之隔海相望,唯一的交通方式是轮渡。正值春捕期,三三两两的渔船泊在港口,海风吹来咸腥的气息。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象山,拥有北纬30°最美海岸线,608个岛礁散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针对海岛分散、交通不便的县情,国家税务总局象山县税务局创建“海岛税官工作室”,帮扶海岛企业成长。

有事就找“海岛税官工作室”

“你们的项目进展很快,涉税方面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近日,象山县税务局“海岛税官工作室”成员洪翔、马泰坤走访位于高塘岛的诺帝克水产(宁波)公司,对接涉税服务事项。

诺帝克是一家新办外资企业。该公司投资7500万欧元、年产4000吨三文鱼的一期项目正在日夜赶工,近日就要投放鱼卵。诺帝克首席行政官沈蕾说:“企业一落户,就有税务干部点对点精准服务,有涉税的事就找‘海岛税官工作室’。”

“海岛税官工作室”在海岛企业中形成口碑,背后是几代海岛税务人的努力。

“老师傅”郑仁浦服务海岛企业35年,陪伴和见证了岛上的一个个小作坊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1987年,刚走出校园的郑仁浦参加税务工作,成为一名海岛税官。每年夏天,海岛上都会有台风“光顾”。“情况严峻的时候,就是纳税人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台风中,郑仁浦坚守岗位;台风后,他第一时间到受灾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延期申报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渐渐地,企业办税人员都认识了这个风雨无阻的“小郑”。

随着时间流逝,当年的“小郑”变成了两鬓斑白的“郑老师”。而今他带着“徒弟”们穿梭于轮渡码头,走遍了海岛的角角落落。在老一代海岛税官的示范、影响下,年轻干部们成长起来。2017年,“海岛税官工作室”挂牌成立。

郑仁浦的“徒弟”刘彪是来自湖北恩施的侗族小伙,刚参加工作时,只要坐船遇到风浪,便会晕船、呕吐不止,但他咬牙克服困难,坚持每周抽出两天时间走访企业、上门服务。如今,越来越多90后税务干部开始崭露头角。李昂挺在工作中发现同一涉税问题常常被反复咨询,为此他梳理了这类问题,利用个人专长制作短视频解答疑难。林根辉、季蓓慧开通了“海岛直通热线”,为“洗脚上岸”的渔民转行休闲渔业跟踪落实扶持政策。

海岛渔业发展离不开税收支持

春光日渐浓,象山海岛渔村的游客多了起来,包船出海、撒网捕鱼、品尝海鲜,象山海洋休闲旅游产业红红火火。43岁的石浦镇蛟龙村人林永奎曾是一名“船老大”。2011年,他转产转业,成立了象山协顺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带动近30名渔民“上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8艘高档休闲渔船、4艘休闲海钓船和1艘豪华游艇。

“公司刚起步时,财务不规范,在税务部门帮助下,我们才慢慢走上正轨。”林永奎说,“遇到不明白的涉税事项,随时联系海岛税官,在办税方面我们不犯愁。”

为助力海岛渔业转型发展,象山县税务局积极开展“漫灌式”培训与“滴灌式”辅导相结合的政策宣传,“海岛税官工作室”业务骨干上门辅导,通过“点对点讲新政、手把手教操作、一对一解疑惑”的方式,帮助企业发展。

宁波裕天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在“海岛税官工作室”服务中壮大的企业之一。据公司负责人包荣升介绍,公司研发的肽健康食品、鱼酱油、鱼香酱、鱼精等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依靠科技创新,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是企业破解海洋低值鱼加工瓶颈的‘法宝’。”包荣升坦言,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大规模实施,为公司技术突破带来了很大帮助。

“海岛税官及时送来我们专属的税惠政策,让我们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包荣升说,自2021年以来,该公司已享受各类税收优惠1387.7万元。企业追加投资500万元完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食品净化加工车间。

岁月悠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如今的象山海岛,渔村振兴、渔业提质、渔民增收,一群海岛税官扎根小岛,继续陪伴着海岛企业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