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退税款真是又快又及时。”前不久,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长宁区税务局第十四税务所收到了柯罗夫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由于受到近期国际形势的影响,企业物流和资金链运转困难。在税务部门的全力帮扶下,该公司14万元出口应退税得以顺利申报退税。
上海市外贸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外贸实现“开门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67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高于全国13.3%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城市。2021年,上海外贸总额突破4万亿元,占据全国外贸总额的1/10以上。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服务好全市外贸企业发展,上海税务部门在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快的退税速度、更优的服务举措,去年累计为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1268.9亿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活力。
多样化服务诠释“精准滴灌”
“2021年,公司申请9笔出口退税均快速到账,合计达到7.06亿元。税务部门用实际行动,助力公司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晓怀说。
同样享受政策红利的,还有日资企业华尔卡密封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此前,该公司是一家位于松江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生产企业,没有“一般纳税人”身份,企业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得益于国家放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我们有效利用了剩余产能承接内销业务,企业实现良好发展。”华尔卡管理部部长包连英表示。
据悉,该公司2021年国内销售额达1.04亿元,出口销售额达到5687万元,累计出口退税106万元,内销收入持续向好,有效“反哺”了华尔卡的国外市场。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记者了解到,上海税务部门推出包括对信用优异企业提供“快审快办”服务、在离境退税商店推出“即买即退”服务、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进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新一轮支持出口退税服务举措,“精准滴灌”外贸企业的不同诉求。
数字化改革助力“降本增效”
上海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外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行备案单证无纸化和简并申报,并上线新的出口退税系统,货物出口和技术出口退税申报双“免填报”,提高企业出口退税效率,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之一,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丝绸集团副总裁戎蓉介绍:“在备案单证实行无纸化管理后,我们可以使用电子数据形式代替传统的纸质资料,极大降低了我们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存放成本,同时也推动了我们的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改革为企业带来的便利,让上海保隆工贸有限公司颇有感触。“作为一家销售汽车配件的出口企业,2021年税务部门出口退税新系统推出的智能配单、自动校验等智能化功能,对我们的帮助非常显著。”保隆工贸副总裁文剑峰向记者介绍,新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能自动生成、自动检查、自动报错,不仅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还节约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据了解,上海税务部门积极拓展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申报免填报事项,通过推广“办证全影像”采集信息,实现全渠道、全流程、全业务“一次不用跑”,全年为纳税人减少货物、服务申报重复录入近2.4亿项。
“春风”送暖共克疫情“寒冬”
为降低疫情对外贸企业的影响,上海税务部门着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用精细化管理跑出“上海速度”,用春风式帮扶给疫情中的外贸企业吃下“定心丸”。2021年,全市退税业务办理平均时间控制在5天之内。
“1.47亿元,这是我们疫情以来共收到的出口退税金额。”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陈可说,“得益于税务部门对疫情期间出口退税的高效审批和税款的及时到账,我们才能逆势而上投入运力,为经济内循环发展贡献新动力。”
疫情不仅影响着航空类企业,也影响着上海雅本化学有限公司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受国际疫情影响,海运市场供需不平衡提高了仓储和运输成本。上海雅本化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欧阳香莲算了一笔账,“虽然境外需求回暖,但因为运力成本大增,企业的现金流一直十分吃紧,如果退税款不能及时到账,给企业资金成本带来不小压力。幸亏出口退税款一直是申报后‘秒’到账,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上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税务部门将按照税务总局部署,在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上持续发力,简化出口退税材料,压缩出口退税到账时限,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外贸企业发展赋能。税企携手聚力“六稳”“六保”,共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