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挨着墙壁走,没地方着力。现在好了,我拉着扶手上下楼,不担心会摔倒了。”3月21日,在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乌牛村三组,92岁的王国均右手扶着刚安装好的楼梯扶手,安安心心从二楼走到了一楼。
乌牛村80岁以上的常住老人有24户,如何让这些辛苦了一辈子又守护着乡愁的老人能够共享乡村发展成果,提高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渝北区税务局派驻乌牛村的党总支副书记陈力行,正在通过农村适老化改造探索答案。其中,为农村老人安装智能预警装置,就是陈力行调研后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
80岁老人肖子明表示,有次一个人在家,起床没站稳摔倒了,邻居隔得远,在地上坐了半个多小时才缓过来,娃儿晓得之后一直不放心他一个人住。现在只要拉动床边的紧急报警开关,其儿女的手机立马就能弹出系统发出的警示信息,大家都放心了。
同时,在陈力行的积极协调和推动下,乌牛村分别将红外人体感应监测器及烟感器安置在老人居住的卧室及厨房门口处。当红外人体感应监测器监测到老人出现异常作息后,可以立即把警示提醒推送给老人的儿女、其他亲友或有关部门,方便做好应急处置,让老人得到及时的救护。
另外,考虑到农村老人使用柴火做饭烧水的习惯,当监测到厨房散出的烟雾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后,即刻发出大音量的警报声,提醒老人尽快撤离,并及时向老人的儿女推送提醒信息。
考虑到独自生活的老人,没有配套的辅助设施,容易发生摔跤等风险,陈力行叮嘱承接此次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公司负责人,在老人从起床到卫生间的整条路上,布置安装人体感应灯、蹲改坐便椅、四脚拐杖、床旁扶手、多功能轮椅等辅助设施,让老人的行动能够更加方便。84岁的阳树华说,他们两口子住在二楼,夜里走到一楼卫生间时,左手打着手电筒,右手扶着墙,来回一趟都得十几分钟,冬天很容易感冒。现在有了移动式的蹲改坐便椅,晚上就不用上下楼跑了。
年初有了适老化改造的想法后,陈力行不知道哪家专业公司可以做。一头雾水的陈力行,忽然想到可以利用税务部门的税收大数据来查询。经过查询,陈力行筛选出了注册在重庆市渝北区的多家养老服务型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后,最终确定了两家有着丰富适老化改造经验的企业来执行改造项目。
专业的公司有了,资金难题摆在了陈力行面前。根据测算,要实施适老化改造方案,平均每户家庭需要的费用约3500元。陈力行将此困难向重庆市渝北区税务局领导汇报后,局领导经过研究,提供了近十万元的改造经费。同时,陈力行与渝北区民政局协调,争取了3类智能化硬件安装需要的所有费用。
目前,乌牛村24户家庭完成了全部的适老化改造项目。“这次的改造真是改到了老人的需求上,也就改到了老人的心坎上。”乌牛村党总支书记阙兴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