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处于什么阶段?2021年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税收征管论坛(FTA)发布《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介绍了按照税收征管3.0构建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的概念和使用方法,以及部分国家利用该模型对自身数字化水平评估的匿名化结果。截至今年1月,FTA的53个成员中,已有35个成员参与了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自我评估。我国税务机关也考虑应用成熟度模型组织开展自我评估。
据了解,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由新加坡税务局牵头,加拿大、芬兰等国税务机关联合开发。该模型作为一种辅助工具,通过横向比较推动税务机关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通过纵向分析帮助税务机关了解其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明确优势和不足,以迭代方式推动路径发展、项目完善和资源优化。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按照FTA税收征管3.0的思路设计,涵盖税收征管3.0的6个模块,即数字身份、纳税人接触点、数据管理和标准、税收规则管理与应用、新技能组合和治理框架。每个模块下设2~3个参考指标,包括创建数字身份、无障碍服务、数据安全和隐私、技能发展等13个指标。评估人员可根据这些指标理解和判断成熟度等级,每个模块都分为5个成熟度等级(由1到5,数字越大表示成熟度越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具有参考性但不具有决定性,不需要完全符合指标要求。
五个成熟度等级具体划分如下,各国税务机关可根据不同等级的标准判断自身数字化转型属于哪个等级:
1.初始阶段——此等级主要针对在数字化领域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的税务机关。在判断某国税务机关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是否处于初始阶段时,主要关注已经具备的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局限,不考虑其尚未满足的条件。
2.推进阶段——此等级主要针对在数字化领域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改革,且以发达国家税务机关平均水平为目标的税务机关。
3.成熟阶段——此等级主要针对许多发达国家税务机关(比如FTA成员)可能被期待需达到的水平。
4.领先阶段——此等级主要针对通过内部相关举措,以及与利益相关方开展协作,从而达到当前世界最高水平的税务机关。
5.理想阶段——此等级旨在探索税务机关数字化转型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实现税收征管3.0愿景中提到的“无缝化和实时化税收征管”这一长期目标。从目前各国的实践来看,尚未有税务机关真正达到这一阶段。
为方便FTA成员了解同行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情况,FTA秘书处将收集的自评结果匿名化处理后以热点图形式反映出来,并在FTA官网上定期更新。如果某国税务机关希望与其他国际同行进行经验分享,可以请FTA秘书处从中联系,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建立双方联系。FTA公布的自我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已经参与评估的税务机关,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水平处于第3个等级,即成熟阶段。
数字化水平、数字化转型水平是衡量税收征管成熟度的关键要素。数字化通过以应用电子数据处理替代纸质业务流程,提高总体效率水平;数字化转型则使税务机关运行方式发生更根本的变化,是对纳税人之间互动和开展业务方式变化的一种回应。在较短时间实现高水平、可持续的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实现税收现代化长远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税务机关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成熟度模型可为我国税务机关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我国税务机关深入理解FTA税收征管3.0的内涵,对标国际标准,进一步拓展“金税四期”工作思路。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