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广袤的黑土地上,春耕备耕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国家税务总局牡丹江市税务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活动,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为涉农企业和农户发展增添动能。
“春雨”滋润“小木耳”
近年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部分长年外出务工的农民选择回到家乡,从事黑木耳种植,菌包、菌械需求量逐年增加。
在东宁市黑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生产经理孙海涛一边查看流水线情况,一边向前来走访调研的税务首席联络员介绍菌包生产销售情况。“最近我们接了很多菌包订单,少的有10万袋左右,多的有20万袋,去年我们公司生产了4500万袋菌包,今年的计划是6500万袋。”
结合黑木耳相关企业情况,东宁市税务局派出首席联络员,给企业送去今年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指南,辅导企业应享尽享税收红利。
东宁润乡山产品有限公司经理关德辉收到首席联络员送来的“税收大礼包”,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今年我们公司将继续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加快新产品研发。”关德辉说,税务部门针对企业特点,开展一对一政策辅导,公司业务量增加后,申报数据有了变化,多亏税务干部辅导申报,他们才没有出错。
据悉,东宁市税务局实行的首席联络员机制,重点服务当地黑木耳企业。首席联络员与企业保持沟通,答疑解惑,受理和反馈企业诉求。通过这种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当地黑木耳企业减少了多头跑、多头问的麻烦,享受到系统、专业的辅导和优质、快速的服务。
目前,东宁市税务局通过首席联络员机制已与全市78户菌包生产企业、6户菌械制造企业、12户木耳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常态化联系。
“税桥”带来新机遇
春耕期,牡丹江农垦天顺黄瓜籽种植专业合作社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海林市税务局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海林市悦来颐和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两个合作社之间架起“税务桥梁”,推进双方合作互助。
悦来颐和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着省级种植基地示范社、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等多项头衔,在培养专业人才、与农民互动、规范运营等方面经验丰富。两家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后,开展一系列参观、研讨活动,有效帮助牡丹江农垦天顺黄瓜籽种植专业合作社更新生产经营模式、拟定新发展规划、解决资金难题、拓展融资渠道。
近期,海林农场经贸公司“一亩田”项目生产的有机蔬菜、有机杂粮急需拓展经营范围。海林市税务局在走访中得知企业需求后,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海林农场与海林天龙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种植220亩黏玉米。海林农场通过合作,在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方面有了新发展;海林天龙食品有限公司则扩宽了稳定优质的原料基地,实现了双赢。
“活水”助力产品出口
东宁市双胜宏丰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对外出口腐竹、粉丝等农产品。“近年来,企业出口退税业务量逐年增加,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分不开。这些政策切实解决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东宁市双胜宏丰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巍说。
为帮助企业稳发展,东宁市税务局主动与企业财务人员取得联系,辅导企业安装离线版出口退税系统,指导企业完成首次申报前数据导入操作,保证各个环节畅通。
2022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首个年份。东宁市税务局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传递到企业,对企业进行面对面辅导,帮助企业了解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司进出口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