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持续创新行政执法方式,以问题为导向,落实“说理式”稽查执法新要求,积极探索集税务检查员、税收宣传员和税情调研员于一体的“三员合一”稽查新模式,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上海国兴农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之前的一次发票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处罚信息公示后,因招标方对投标人有“不得在三年内存在被相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情形”的要求,该企业面临失去投标资格等问题。
“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失信的不利后果。”该企业财务部经理马艺铭感慨道。随后该企业向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申请了企业信用修复。接到申请后,第三稽查局根据最新文件规定,组织专家团队,在认真研判企业符合相关条件后,第一时间协助其完成了信用修复。
税务部门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让企业卸下了“包袱”,投标也顺利进行。马艺铭说:“今后我们将更加主动学习税法,做守法护法的纳税人。”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打通“信用修复”之路,上海市税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对接机制,税务处罚信用信息修复的跨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扩大。以第三稽查局为例,目前已为十余家企业顺利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
“感谢稽查干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去年8月,上海维可特钢管贸易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给第三稽查局检查四科送来“高效办公鼎力助 情系企业暖人心”的锦旗。
原来,该企业之前因发票协查问题被第三稽查局立案检查。出于生产经营需要办理跨区迁移时,该企业因稽查案件尚未办结导致迁移流程无法继续,遂向稽查人员反映困难。第三稽查局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优化检查方案,协调相关部门,畅通案件查办信息流转,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案件查办全流程工作,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迁移。同时,稽查人员还就发票协查中发现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风险、企业关心的增值税电子发票、发票报销管理等问题,给予政策指导和讲解,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税收政策,防范涉税风险,体现了刚性稽查与柔性服务两手抓、两手硬。
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主要负责人范佶睿介绍说,粗放式、选择性、“一刀切”执法都不可取,只有准确把握一般涉税违法和涉税犯罪的界限,做到依法处置、罚当其责,同时通过有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柔性劝导手段,把税务检查、税收宣传和税情调研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让税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从而更好地提升企业纳税遵从。
据了解,上海税务部门结合税收宣传月、全市“大调研”等活动,走访企业问计问需,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比如,在对一起虚开发票案的上百户受票企业进行自查辅导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查配合效率,提升企业纳税遵从,采取事先向企业播放《东方110》相关案件专题节目的方式,以案说理、以案说法。看完片子后,一家企业法定代表人表示:“从来没想过接收一张不正规发票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回去之后一定积极配合、认真开展自查,今后也会不断提升财务工作的规范性。”最终,自查问题户率达86.4%。
再比如,上海税务部门还制作了《异议处理》《稽查入户》动画短片,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播放,深入开展税法宣传;开展税宣“云直播”,吸引300多户大型企业观看,最高热度达2.6万人次。通过这些创新探索方式,在税务稽查中开展以案说法、以案普法,引导企业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虚开偷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明确违法违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而帮助企业提前化解涉税法律风险,增强诚信意识,规范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