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山湖税费争议调解中心在广东省东莞市揭牌。该中心是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落实2022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该局发展“枫桥经验”的实践。
东莞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刁帅敏表示,为使纳税人缴费人遇到税费争议时在基层就能及时化解,今年初,东莞市税务局联合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民法院等部门,以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试点,吸纳“枫桥经验”成立税费争议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由试点地税务、市场监督、人社、人民法院4个基层部门主要负责共建运营。
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及时掌握民意诉求
及时知悉群众诉求、准确了解群众困难是做好税费争议调解工作的前提。为此,调解中心努力消除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壁垒,靠前了解群众诉求。
“我们将发挥各部门‘两微一端’、管委会‘网络问政’平台等群众意见反馈载体的作用,构建舆情观察网络,及时了解市民的税费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局长陈柱江表示。据介绍,4个基层部门将联合建立舆情观察机制,发现涉及税费问题的信息、意见等,各部门联络员将迅速向调解中心反馈。各部门也将共享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的税费问题,对争议迅速启动调解,对企业不合法不合规的诉求及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与此同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梳理共享信息项目清单,完善机制,让信息共享更高效更精准。
建立分类调解机制,高效纾解民困民忧
税费争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调解的效率、科学性是矛盾化解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松山湖4个部门为调解中心配备了一支专业的调解员队伍,以各部门分管领导、公职律师、“三师”人才、业务骨干为主导力量,实行轮值工作制,并聘请行业专业调解人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等社会力量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以专业人才、专业技能提升调解水平。“线下我们有专门的调解办公室,线上我们开设了在线调解平台,努力为市民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松山湖税务局法制股股长、税费争议调解员卢晓聪说。
据介绍,为了让税费争议更快更全面地得到解决,调解中心打破各部门的职能界线,建立联调工作机制,实行“一站式接待、分类型调解、全链条服务”工作模式。对涉及跨部门、跨单位、跨区域、跨行业等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犹如一个“枢纽中心”,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单位、人员组成项目工作小组,联动推进,由受理纠纷的调解员负责跟踪推动到底,有效提升了纠纷的调解效率。潘先生是该联调机制的受益人之一。前不久,潘先生发现其任职单位未及时按月为其缴纳社保费,便向调解中心反映。调解中心核查确定反映问题属实后,立即组成小组到潘先生任职单位走访,了解企业欠费原因并开展社保费缴纳政策辅导,让企业负责人充分明晰欠缴社保费行为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两天后,企业补缴了所欠社保费,潘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对调解中心连连道谢。
联动开展普法服务,更有力推进法治建设
调解中心的作用不仅是化解矛盾纠纷,还要推动市民更懂法、守法,更好地用法保护自己的权益。陈柱江说,为此,共建部门努力让调解中心成为普法宣传的新阵地。除了日常定期在调解中心办公室开展普法宣传展览外,4个部门还携手打造专业普法队伍,创新普法宣传载体,一方面定期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进商圈、进社区等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学法守法;另一方面联合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定期到产业园、孵化基地等地方开展税费法律咨询公益服务活动,引导群众更好地懂法用法。
“我们还成立了税费争议课题研究组,定期就调解案例、群众法律咨询、园区企业法务诉求等方面情况进行研判分析,更好地改进工作机制。”调解员卢晓聪说。
据悉,接下来东莞市税务局将探索通过向松山湖片区基层税务部门派驻税费争议调解人员等形式,发挥调解中心对松山湖功能区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