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纪税协作让监督更精准

2022年03月29日 版次:08        作者:岳瀚诚 任荣兵 本报记者 何国刚

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垂管单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后,国家税务总局绵阳市税务局以深化税务系统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为契机,主动向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借智借力,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2020年9月,纪税双方联合制发《绵阳市纪检监察机关与税务机关进一步加强工作协作配合实施意见(试行)》,推动监督执纪工作提质增效,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税务总局党委安排要求在“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在历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市县两级13个税务局均获得同级纪检监察机关肯定性评价。

联合查处有力度

如何在带好队伍的同时及时惩处并有效震慑违纪违法行为?纪税协作提供了新思路。

“我们在核查问题线索时,可以一锤定音的手段不多,但通过纪委监委给予的支持保障,能够有效打通查办案件中的瓶颈梗阻。”绵阳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副组长李冬梅介绍说。

李冬梅所说的支持保障,还要从2021年初绵阳市税务局收到的一封举报信说起。这封信中反映了某县税务干部借外出培训之机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的问题,但市税务局在开展初核时,参训的税务人员无一例外都否认了相关举报,且由于相关人员手机中的照片、视频记录均已删除,一时无法获得可靠证据,核查工作陷入僵局。

考虑到税务纪检机构初核手段有限,初核组想到了向市纪委监委寻求支持。在得知可通过技术手段恢复已删除的信息,必要情况下纪委监委还可参与办案,初核组更有底气了。通过讲政策、寻线索、组织有关人员背对背独自写情况说明,核查工作很快就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近年来,绵阳市税务局与当地纪委监委在案件查办工作协作中,不断探索两部门线索移交、查办支持、手段互助等工作,明确案件管辖范围,完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移交机制,有效拓宽税务部门案件查办权限,提升案件查办质效,规范案件查办软硬设施建设和纪检工作流程标准。据了解,绵阳市《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城纪检监察工作联动推进机制的意见》即将印发,旨在将协作范围拓宽到全部驻绵垂直管理单位、覆盖教育管理监督全链条。绵阳市税务局相关意见建议被充分吸收,前期协作探索和经验得到市纪委监委认可。

联合监督有广度

“优惠政策你们都享受到了吗?”“是否存在税务干部吃拿卡要的问题?”“对我们有什么意见建议?”绵阳市税务局和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组成的走访小组日前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现状和税费优惠政策享受情况。

走访小组是纪税双方成立的联合开展减税降费专项监督工作组。为精准监管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地落实,绵阳市税务局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出台《关于严明纪律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的通知》,将减税降费作为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重点任务,以交换意见、座谈交流、督导调研、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排查政策落实中的温差、偏差、落差问题,同步掌握税务部门的宣传培训、服务作风等情况,一体推动问责靶向和执法尺度机制建设,形成助力减税降费直达快享的纪税合力。

“这样的走访调查能够为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兑现做出保障,尤其是纪委监委的参与让我们感到更踏实、放心。”四川长虹佳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蕾说。

税惠快享,监督同步。纪税协作3年来,绵阳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72.04亿元,纳税人满意度持续保持在全省税务系统前列。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绵阳纳税指标位列全国第18位,成为纳税指标全国标杆城市。

绵阳市税务局还将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与纪税协作有机结合,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分行业、分类型的减税降费清单式监测,将相关疑点数据纳入督查工作中,同时积极融入地方纪检监察工作,配合做好税收大数据对监督工作的支撑。

联合教育有深度

“‘一把手’是‘领头雁’,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必须当好监督下级‘一把手’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2021年7月16日,绵阳市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第14次来到税务部门开展专题警示宣讲活动。

纪税协作在破解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问题上取得了实效。绵阳市税务局邀请市纪委监委指导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形成《加强同级监督十条措施》。绵阳市纪委监委指派特约监督员参与税务部门的监督工作,确保警示教育有用有效。

“纪税协作是绵阳市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与垂管单位共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有益探索。”绵阳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冯雪莲肯定道。

绵阳市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全晟表示,绵阳市税务局将坚持自我革命精神,积极探索常态化、制度化纪税合作机制,汲取地方纪检监察工作优势长处,落实好税务总局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两套制度,推动绵阳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